三百一十二章 过往(第2页)
会认为原来只要理由足够合适,屠城也是可以容忍的。
会认为人命是可以拿来交易的筹码。
此例一开,军纪便成为废纸。今日是虢县,明日便有可能是陇州,甚至是任何一座城池。
人心中的恶兽一旦被纵容,再想关回笼中,难如登天。
李倚今天表现出来的不寻常,恰恰是李振认为最难能可贵的,这是李倚与秦宗权,李茂贞之流本质的区别。
李倚的仁心,是他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时刻需要守护的火种,李倚的铁腕,也是守护这火种的利剑!
今日李倚杀掉李元福,李振认为做的很对,不为泄愤,只为立规!
此规一立,便是告诉所有人:即便在这乱世中,有些事,做了就要偿命!有些线,越过了就是万劫不复!
在李振看来,李倚后面所说的重建虢县,抚恤遗孤,追索凶手……这些举措,就是用行动在告诉活下来的人,也告诉那些在恐惧中观望的凤翔军民:
李倚划下的这条线,不是虚言恫吓!他不仅惩罚罪恶,更珍视生命,更愿意为守护这底线付出实际的代价!
乱世中,有仁心而无铁腕,则仁心容易被践踏;有铁腕而无仁心,则铁腕终成暴虐。唯有这两者相济,方是这乱世中,能带来一线生机的正道。
那段经历,让李振看透了这乱世的本质。
李倚今天的表现,也让李振重新认识了他,他有能力,也有决心,去建立一种……不同于秦宗权、也不同于李茂贞的秩序。
一种能让百姓喘息,让士兵知道为何而战,让‘人命’二字重归其位的秩序。
李振睁开双眼,看着仍在窗边的李倚挺拔孤寂的身影,这一刻,他是真的心悦诚服。
他深深一揖:“李振,愿追随大王,披荆斩棘,虽百死,犹未悔!”
李倚离开窗边,走到李振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无需再多言语,一种基于共同理念的深刻理解和信任,在两人之间无声地流淌。
李倚的目光透过残破的窗棂,望向外面依旧被黑暗笼罩的虢县废墟,眼神无比坚定:“虢县的血不会白流,它浇灌的,必将是新的秩序之芽。明日,我们便从这片焦土开始!”
窗外,虢县的夜,依旧深沉。
但废墟间那点点不灭的篝火,和李倚心中那簇名为“仁德”与“法度”的火焰,却在这片被血与火浸透的土地上,倔强地燃烧着,试图驱散那无边无际的乱世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