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 作品

三百一十五章 争锋(第2页)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刻意平稳:“睦王所奏,思虑周详。薛卿微劳,朝廷亦当体恤,擢其入京,授以荣衔,显朝廷不忘旧勋之意。高仁厚既为岐王所荐,忠勤可嘉,着即授陇州防御使,整饬军备,安靖地方。”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杨复恭身上。

 杨复恭终于动了。睦王送来的这份表奏他早就看过,关乎到睦王势力坐大,他自然不会同意。

 于是他极其缓慢地抬起头,脸上挂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忧虑的谦恭,向前微微欠身:

 “圣上,”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老臣斗胆,此事…或有不妥之处,恳请圣上三思。” 他抬起眼皮,目光并不锐利,却沉沉地压向御座,“薛知筹此人,出身李逆昌符帐下,反复之性,朝野皆知。

 其所谓‘牵制之功’,睦王奏表虽言,然陇州远在千里,具体情状,恐难一一核实。骤然擢其入京,置于圣上身侧…老臣恐开门揖盗,有伤圣上圣躬安危。此其一。”

 他顿了顿,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郑虔,继续道:

 “其二,陇州防御使,位虽非极尊,然掌一州军务,干系重大。高仁厚为睦王心腹,此乃人所共知。

 睦王新定凤翔,威势正盛,今又荐其心腹入主陇州军权…圣上,” 杨复恭的声音带上了一丝痛心疾首的意味,“非是老臣猜忌宗室,实乃祖宗成法,藩镇大将不可久专一地,更不宜使其心腹串联,尾大不掉!

 此例若开,恐天下藩镇效尤,纷纷将其党羽安插要津,朝廷威仪何存?社稷根基何固?老臣受先帝顾命,拥立圣上,一片赤诚,唯恐圣上为表象所惑,遗祸将来啊!”

 虽说凤翔节帅本就应当节制陇州,但陇州如今已不听岐州号令,这自然是杨复恭所乐于见到的,一来可以缩减李倚的势力范围,二来还能利用薛知筹来牵制李倚,何乐而不为?

 这番话,冠冕堂皇,滴水不漏。将薛知筹定性为“反复小人”,将高仁厚任命上升为“藩镇擅专”、“威胁朝廷”,字字句句扣着“祖宗成法”和“社稷安危”的大帽子。殿中依附杨复恭的官员立刻如提线木偶般纷纷出列,低声附和:

 “杨公老成谋国,深谋远虑!”

 “陇州人事,牵涉藩镇格局,确需慎之又慎!”

 “请圣上收回成命,另择贤能!”

 无形的压力再次如潮水般涌向御座。李晔藏在袖中的手紧紧攥着,指甲陷入掌心。他能感觉到后背那道早已愈合的鞭痕又在隐隐作痛。

 他强迫自己稳住心神,目光转向文臣班列中的杜让能。这位一向正直同时与李倚交好的宰相,一直微阖着眼,此刻感受到天子的目光,缓缓睁开眼,眼神沉静如水。

 “杜卿,”李晔的声音带着征询,努力维持着平稳,“杨卿所虑,关乎朝廷法度与藩镇规制。卿以为如何?”

喜欢唐末,开局就被软禁请大家收藏:()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