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 作品

三百一十五章 争锋

张濬的话语,巧妙地将李晔“出口恶气”的冲动,包装成了“依制而行”、“凝聚人心”的阳谋。 他深知天子最需要听到什么——不是具体的阴谋,而是一个能让他感觉自己是“正义之师”、并且有成功希望的理由。

 至于他自己?只要天子成功迈出这一步,他张濬这个“献策”之人,自然有机会重新回到权力中心。

 “依制而行…凝聚人心…” 李晔喃喃重复,张濬的话仿佛给他混乱的思绪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他觉得自己的冲动并非无谋,而是有章可循的阳谋。

 他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张卿此言,甚合朕心!明日朝会,朕便依此而行!”

 “圣上圣明!” 张濬深深一揖,垂下眼帘,掩去眼底一丝得计的光芒,“臣虽赋闲,亦当为圣上摇旗呐喊,静观其变!只待圣上明日,一振天威!”

 李晔看着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力量。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明日朝堂上,自己力排众议、杨复恭无可奈何的场景。

 他扶起张濬:“张卿放心,待朝纲稍振,必有卿家复起之日!”

 张濬千恩万谢地退了出去。值房内,李晔依旧心潮澎湃。

 张濬描绘的“凝聚人心”、“昭示权柄”的前景,让他暂时忽略了这位大臣过往的斑斑劣迹,也忽略了他话语中刻意回避的凶险。他沉浸在一种即将“有所作为”的兴奋中。

 窗外,神策军沉重的脚步声再次由远及近。李晔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隙,冷风灌入,让他发热的头脑稍稍冷静。

 他望向紫宸殿方向沉沉的阴影,明日,他将不再沉默。

 他要以天子的名义,以“朝廷法度”为剑,向杨复恭发起第一次挑战!至于张濬…李晔年轻的心中,此刻只将他视为一个识时务、愿效力的“忠臣”。

 他尚不明白,在这深宫的棋局里,有些人,本身就是最危险的棋子。温水已备,只是这釜下之薪,究竟由谁点燃,又将烧向何方,年轻的他,看得还不够透彻。

 夏日的晨光透过高阔的窗棂,斜斜洒在太极殿光洁的金砖上,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沉滞。

 昭宗李晔端坐御座,十二旒白玉珠帘垂落,遮掩了他略显紧绷的下颌。

 他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仪,目光看似平静地扫过阶下群臣,最终落在那袭刺目的紫蟒袍上——杨复恭垂手侍立,眼观鼻,鼻观心,如同庙里一尊泥塑的神像,只有那无须面皮下隐约透出的阴冷,让人不寒而栗。

 “圣上,”通事舍人郑虔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手捧奏章,姿态恭谨,“凤翔节度使、睦王李倚有表上呈:其一,陇州刺史薛知筹,于讨逆李茂贞之役中,率部牵制贼军侧翼,微有苦劳。睦王奏请,擢其入京,授以清职,沐浴天恩。

 其二,陇州新附,军务亟需整饬,睦王保举都将高仁厚,其人勤勉,晓畅戎机,堪任陇州防御使之职,以固西陲。”

 奏章呈至御案。李晔的手指在缎面上划过,感觉那“李倚”二字带着边镇的风沙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