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若辰星 作品

第241章 暗香浮动(第2页)

 李纨笑着介绍:"这是五姑娘的主意,她素日最爱琢磨这些。"

 贾悦福身:"夫人见笑了,不过是想着借花灯会添些文气。"

 "既是文会,总要有题。"沈夫人指了指冰面上浮动的花灯,"就以'灯月'为题吧。"

 湖风卷着梅香掠过竹台,贾悦提起笔,墨汁在宣纸上洇开。

 她想起沈墨说过,母亲最爱"淡而有味"的诗,便避开"火树银花"的俗套,写"灯影沉冰魄,梅香破月寒"——上句写花灯映冰,下句暗合沈夫人随身的梅香。

 "好个'梅香破月寒'。"沈夫人凑近些看,指尖几乎要碰到纸面,"这字骨力清峻,倒不似女儿家的手。"

 "夫人过奖了。"贾悦垂眸,"不过是跟着族中先生学了几年,不成气候。"

 王熙凤突然插进来,手里转着个玻璃葡萄盏:"这位姑娘,莫非是哪家的千金?

 我在京中贵女圈里倒没见过。"

 这话像根细针,扎得人脊背发凉。

 贾悦抬眼时,正撞进沈夫人审视的目光——她早料到会有此问,却还是喉头发紧。

 "不过是贾府的庶女。"她声音清润,"蒙老太太垂怜,得以在府中走动。"

 冰面突然"咔嚓"一声,惊得众人缩了缩脖子。

 贾悦望着沈夫人骤变的脸色,想起前日在祠堂跪的那两个时辰——庶女的身份,到底是根刺。

 "五丫头这诗,我瞧着比宝丫头的还利落。"李纨适时打圆场,"前儿老太太还说,咱们家的姑娘,可不能输给外客。"

 沈夫人的手指在茶盏上敲了敲,末了才笑:"到底是贾府的姑娘,教养不同。"

 散席时,雪又下起来。

 贾悦跟着沈夫人的小轿走到角门,轻声道:"夫人若不嫌弃,可愿到我屋里喝杯茶?

 我那儿有沈公子从江南捎来的碧螺春。"

 沈夫人顿住脚步,月白斗篷上落了层薄雪:"你这丫头,倒比墨儿还会打算。"

 屋里烧着松枝,茶烟袅袅。

 贾悦捧出沈墨去年寄来的信,最上面一封是他病中写的:"母亲,京中冬冷,您旧年的狐裘该换衬里了";又翻出他替族中子弟改的课业,小楷端方,旁批写着"读书要读出个'仁'字来"。

 "他总说京中苦。"贾悦将茶盏推过去,"可我见他替同窗凑束修,替老仆寻医,倒比在江南时更热心了。"

 沈夫人的指尖抚过那些信笺,眼尾的细纹里泛着水光:"我原想着,京中贵人多,他该学些钻营的本事......"

 "沈公子说,您最厌钻营。"贾悦轻声道,"他总说,要做个'站得直的君子'。"

 茶烟模糊了沈夫人的面容。

 她突然握住贾悦的手,掌心暖得发烫:"你这丫头,若真是嫡出......"话没说完,便被外头的雪打住了。

 第二日晌午,沈墨踏雪而来。

 他穿件青布棉袍,肩头落着雪,手里提着个油纸包:"母亲说,你泡的碧螺春比苏州的还香。"

 贾悦接过油纸包,里头是块梅花酥,还带着温热:"你母亲可还说了旁的?"

 "她说......"沈墨望着窗外渐熄的花灯,眼尾泛红,"她说我若负了你,便去祠堂跪三天三夜。"

 贾悦笑了,指尖碰到他冻红的耳垂:"只要我们并肩而立,便不怕风雨将来。"

 窗外的雪停了,却有细碎的议论声顺着风飘进来——"庶女也敢攀高枝听说沈夫人当场变了脸色"。

 紫鹃要去关窗,贾悦摆了摆手。

 她望着廊下结的冰棱,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突然想起前日查账时,邢夫人摔碎的蜜饯盒——有些事,退一步是深渊;可进一步,未必就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