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琵琶弦音震全场(第2页)

 江映晚点点头,示意她放心。

 “凝香先生来了!”

 江映晚闻声,抬眸望去,便见一长相清冷的中年女子,执琴向众人走来。

 女子一袭白色纱衣,发髻上还缠绕着一根质地轻盈的白色丝带,丝带尾端随着女子的举动而轻轻扬起,平端给女子增添了几分仙气。

 “先生妆安。”

 面对众人的齐声问好,凝香先生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而是把琴放下直接落座。

 那盛气凌人的模样倒是和李惜音那群人别无二致。

 江映晚脑海里突然蹦出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

 或许是察觉到江映晚的目光,凝香先生抬头向她这儿望了一眼:

 “既有新生入学,汝阳,就由你给新同窗做个示范。”

 汝阳县主颔首:“是,师父。”

 “师父,用县主姐姐来做示范,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不如先由我来抛砖引玉,恰巧我前几日新编排了一首曲子,想请师父过目。”李惜音站起来说道。

 凝香先生点点头,算是默许。

 李惜音抱着心爱的古筝上前,对着众行了一个虚礼:

 “献丑了。”

 琴音轻快流畅,使人听后仿佛置身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

 一首曲闭,众人皆为她鼓掌。

 “基本功扎实,只不过在转音上还需要多向汝阳学习。”凝香先生只给出这么一句建议,李惜音便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接下来登场的便是汝阳县主。

 她一袭紫色纱衣,尽显高贵沉静。

 手指轻轻拨弄琴弦,琴音夹杂着绵绵情意,婉转悠扬。

 再看汝阳县主此时的面相,俨然一副少女怀春的模样。

 曲闭,凝香先生赞许地看着她:“没想到短短几日,你的琴技又精进了不少。”

 “多谢师父夸奖。”

 “此曲可有命名?”凝香先生又问道。

 汝阳县主起身回答:“此曲乃我思情至深时所创,是以,我将他取名为《相思》。”

 凝香先生点了点头。

 下方有人窃窃私语:“这首曲子情意绵绵,定是县主为玄王殿下所创,若是玄王殿下见到方才县主弹琴的模样,怕是也定会为之动容吧。”

 “那可不一定,玄王殿下不近女色,县主接连两次向他示好都被他视若无睹,就算今日他在这里,也怕是会装作听不懂琴音之中的含义。”

 汝阳县主皱着眉阴测测地瞪了她们一眼,吓得两人立刻闭上了嘴。

 “师父,我和县主姐姐都已经做好示范了,接下来咱们是不是也要请新同窗登场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坐在凝香先生的课堂上的。”

 李惜音此言一出,凝香先生那张冷若冰霜的脸上竟奇迹般地流露出些许笑意,很显然,李惜音的吹捧让她很是受用。

 江映晚单手抱着琵琶上前,她微微俯身:

 “请先生指点。”

 琵琶的声音不似古琴,一开始略显低沉。

 随着曲子进行到中间,曲意便有些慷慨激昂。

 曲子的高潮部分更是将所有人都带入了尘土飞扬的战场。

 曲末,更是将战争胜利,将士们的欢愉体现得淋漓尽致。

 曲终,包含了征战在外的将士们对家乡殷切的向往…

 短短一首曲子,恰好好处地体现了边关苦寒,战争凶险,胜利喜悦,思乡之情,当真是可叹!

 “功底确实不错,若是能把琵琶换成古琴便更好了。”凝香先生语气淡淡,说话时甚至都没抬起头看一眼。

 真是太敷衍了。

 江映晚怎么会忍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学生认为琵琶与古琴各有千秋,实在没有哪一方更好一说。”

 江映晚此言一出,周围环境出奇地谧静下来,坐在最后排的杜福宝在心里默默地替她捏了一把汗。

 敢在课堂上公然顶撞凝香先生的,她还是头一个。

 凝香先生皱眉抬头,刚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道掌声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