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出发,目标北美大陆(第2页)
李鹤捧站在岸边临时搭建的木台旁,看着眼前这番忙碌景象,又看了看身边这位年轻得过分的王爷。这三天,朱高煦几乎没怎么合眼,不是爬上爬下检查船只的索具和船板,就是在和几个满手老茧的工匠头子、愁眉苦脸的老农讨论瀛角城那摊子杂事怎么开头,要么就是把自己关在帐篷里,对着那几张粗糙得可怜、却又宝贝得不行的海图反复比划推演。此刻,他脸上虽带着掩不住的疲惫,眼神却亮得有些吓人。
“鹤捧,这边,就都撂给你了。”朱高煦拍了拍李鹤捧的肩膀,力道不轻,震得老管家身子微微一晃,“记住,瀛角城是咱们伸向旧大陆的手指头,是咱们往回看的眼睛。给我守住了,弄利索了。等我在西边那块好地界站稳了脚跟,你把家当拾掇拾掇带过来,到时候,这天底下最大的庄园,我划给你养老,让你天天躺着数羊。”
李鹤捧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场面话,最终只是化作一个沉稳的点头,声音有些沙哑:“王爷放心,属下在,瀛角城就在。”没有多余的辞藻,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实在和担当,朱高煦听得明白。
告别无需太长,话多了反而显得矫情。朱高煦转过身,大步走向停靠在简易栈桥边的旗舰“五月花号”。他的背影挺拔,每一步都踏得异常坚定。身后,是刚刚破土、百废待兴的瀛角城和留守的几千男女老少;身前,是茫茫无际、吉凶难料的大西洋。
踏上“五月花号”湿滑的甲板,朱高煦环视着自己的舰队。一百五十艘船,浩浩荡荡铺满了半个港湾,承载着他的野心,也承载着一万多条活生生的性命。他深吸一口带着海洋特有腥膻气息的风,感觉胸腔里那颗心脏在有力地擂鼓。这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即将迎战风浪的船长本能,陌生的是,这次他赌上的,是一个文明拐弯的可能性。
“起锚!升主帆!”朱高煦的声音穿透海风和人声,清晰地传遍旗舰的每个角落。
命令被旗手和传令兵迅速传达下去。沉重的铁锚被几十名壮汉合力缓缓绞起,粗大的铁链在绞盘上发出嘎吱嘎吱的沉重声响,如同巨兽苏醒前的呻吟。巨大的船帆依次解开束缚,被水手们熟练地操作着升上桅杆,兜满了海上的大风,发出“噗噗”的闷响和猎猎的破风声。
船队开始缓缓驶离港湾,船首调转,朝着西北方向前进。岸上的李鹤捧等人默默注视着,直到那庞大的帆影渐渐缩小,桅杆的尖顶越来越模糊,最终彻底消失在海天相接处那片晃眼的蔚蓝之中。
朱高煦站在高耸的船头,强劲的海风鼓荡着他的衣袍,发丝也被吹得向后拂动。脚下的甲板随着波涛有节奏地起伏,传来木材受力时低沉的嘎吱声。身后,瀛角城那片刚刚燃起炊烟的海岸线已经彻底消失在海雾和距离之中,只剩下无边无际的蔚蓝。一百五十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如同巨大的水鸟群,正乘风破浪,朝着西北方向前进。
他心里清楚,这第一步,是沿着这片陌生大陆的西海岸北上,去寻找那股名为本格拉的寒冷洋流。它像一条冰冷但强劲的传送带,能将船队一路推向赤道附近。到了那里,就得精准地捕捉转向西去的南赤道暖流,那才是横渡这片名为大西洋的蓝色荒漠的关键。这条航线,他曾在无数个夜晚,对着那些粗糙的海图和自己模糊的记忆反复推演,每一个转向,每一个可能遇到的风向变化,都已在脑中模拟过。错一步,代价就是成千上万条人命和他的全部野心。
一百五十艘船,一万多条性命。这个数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郑和的船队或许更庞大,但那是皇命,是国力的展示。而眼下这支队伍,是他朱高煦的全部家当,是他从大明,从风暴,从未知中一点点抠出来的班底。这更像是一场豪赌,赌注是这些人的未来,也是华夏文明的一个从未有过的可能。
“北美洲……”他低声念叨着这个在他脑海里盘旋了无数次的名字,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那可是后世美利坚的龙兴之地,西部的牛仔,南方的迪克西,北方的扬基佬……多少风流人物在那片土地上折腾出惊天动地的响动。而他,一个来自几百年后的灵魂,正率领着一支庞大的华人船队,要去那片土地上,建立一个真正属于华夏子孙的“新世界”。他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了弯,心里嘀咕:希望这次,我的后代也能玩一把“天命昭昭”,搞个大国崛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