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烟草(第2页)
朱高煦停下脚步,看了亲卫队长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你只看到了呛鼻子,我看到的却不止这些。有些东西,现在看着不起眼,将来却能发挥大作用。就好比这片荒地,刚来的时候,谁又能想到能变成现在的样子?”
亲卫队长被朱高煦这番话噎住,摸了摸后脑勺,不再言语,只是心中还是有些疑惑,这叶子真能有王爷说的那么神奇?
朱瞻壑一直沉默地跟在父亲身旁,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兴奋的光芒。他隐约感觉到,父亲似乎又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东西。联想到父亲刚才说的“比盐铁还金贵”,心中更是好奇。他知道,父亲绝不会无的放矢,既然如此重视,这叶子必定有其特殊之处。
........
没过多久,派出去探查的士兵便带回了更详细的消息。据俘虏交代,这种叶子他们确实不种,是野生的,随用随采。这东西不能吃,没必要把珍贵的田地拿出来种不能吃的东西。土著只是把这些叶子晒干了,揉碎了用管子或者直接卷起来点着抽,说是能提神,有时候祭祀也用。土著们压根没想过要专门去种它,林子里有的是。
“野生的……采集……”朱高煦摩挲着下巴,指尖捻动。
他立刻让人去把议事堂那几位核心人物都叫来,刚任命的“农学研究员”里挑了王初五做代表,加上亲卫队长、朱瞻壑,还有负责后勤的钱管事。
人一到齐,朱高煦也不绕弯子,直接将那几片干巴巴的烟叶摊在桌上。“事情有点新变化。”他指着叶子,“这东西,土人叫什么不打紧,我给它起了个名,叫‘烟草’。”
亲卫队长探头看了一眼,又使劲抽了抽鼻子,脸上还是那副嫌弃的表情:“王爷,就是这玩意儿?还是那股怪味。”
朱高煦没理他,目光转向王初五:“老王,你们农业研究院,现在接个顶要紧的新活儿。”他拿起一片烟叶,“立刻安排人手,叫上几个机灵的俘虏带路,去他们采这烟草的地方。记住,要活株,连根带土,小心着挖回来!能挖多少挖多少,越多越好!”
王初五看着那几片枯叶,又看看自家王爷郑重其事的样子,心里直犯嘀咕。这叶子瞧着也不像能填饱肚子的,王爷怎么比对玉米南瓜还上心?但他不敢多问,立刻躬身应道:“是,王爷!俺这就带人去办!保证把它整个挖出来种到试验田里边去!”
“挖回来之后,”朱高煦继续布置,手指在桌上点了点,“交给你们研究院,好生伺候着。摸清它的脾性,怎么育苗?怎么移栽?喜不喜欢水?怕不怕冻?用什么肥长得欢实?土人那套粗放的法子不行,咱们得有自己的章程。尽快拿出个种植法子来!一旦摸透了,划出专门的地,给我大规模种下去!要多少地给多少地,要多少人手给多少人手!”
王初五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了句:“王爷,这……这烟草,是药材?还是能做染料?”在他看来,费这么大劲伺候一种不能吃的草,总得有点正经用处。
“用处大了去了。”朱高煦笑了笑,没细说,只加重语气,“总之,这是关系到咱们新明将来钱袋子的大事!你们只管用心钻研,种出来的东西,我自有大用。”
他又转向钱管事:“老钱,你这边,立刻给我筹备建一个‘烟草工坊’。先别管多精细,把土人那套晾晒、烘烤的法子学过来,怎么能让这叶子存得住、运得远,就怎么来。同时,派快马给新威海传信,让那边的造纸作坊加紧造纸!不用太好,粗点没事,结实点,能卷东西就行!越多越好!”
亲卫队长在旁边听得抓耳挠腮,终于忍不住了:“王爷,这又是挖又是种,又是建工坊又是要纸,就为这呛死人的玩意儿?它到底能干啥啊?还能比盐铁金贵?”
“现在跟你说不明白。”朱高煦瞥了他一眼,“你只要记住,这东西将来可以带来极大的利润,这里的军队支出我还指望这一个植物呢。你看着吧。”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表情,“这事,先悄悄地干,别到处嚷嚷。工坊先用采来的野生烟草练手,做出一批能抽的烟丝来,先送一批去天京卫港那边试试水,看有没有人买账。另外,挑最好的攒下一批,等下次船队回大明,作为我这个藩国的贡品,给京师的皇上和几位国公爷尝尝鲜。”
朱瞻壑在一旁静静听着,父亲的每一个安排都透着深意,他越听眼睛越亮。把不能吃、味道古怪的叶子,又是研究种植,又是建立工坊,还要专门造纸,甚至要当成贡品送回大明……这背后一定藏着极大的利益。他隐约明白了,父亲看中的不是这叶子本身,而是它能换来的东西。
“最关键的一环,”朱高煦最后拍板,语气变得格外严肃,“这烟草的买卖,从根子上就得管死!必须成立一个新衙门,就叫‘烟草局’!以后,所有烟草的种植、收购、加工、贩售,都得由这个局说了算!价格,我们定!商人想卖?可以,只能从烟草局手里拿货,赚个跑腿钱。谁敢私底下倒腾,或者绕过烟草局自己去种、自己去卖,查出来,第一次抄家,第二次砍头!这叫‘专营’,规矩必须立得死死的,谁碰谁死!”
看着众人脸上或震惊,或恍然,或依然带着几分懵懂,但都下意识挺直腰板、凛遵命令的神情,朱高煦心里踏实了许多。玉米、南瓜,是新明帝国的饭碗;这烟草,就是新明帝国的钱袋子。有了钱,才能造更多的船,铸更多的炮,才能把这片新大陆,真正变成一个崭新的汉家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