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粮食收购公司(第2页)

“至于‘部长’,就是这个部门的最高主官。为父觉得,比起称呼‘尚书’、‘侍郎’,要简洁明了一些,也更直指其责。”

朱瞻壑听得十分专注,不时点头,眉宇间的困惑渐渐被好奇与思索取代。

“那‘公司’呢?还有‘集团’?”他又问,对这些新词充满了求知欲。

“‘公司’嘛,”朱高煦沉吟了一下,试图找一个儿子容易理解的说法。

“你可以将它看作一个专门负责经营某一项事务的组织,有自己的人手,独立的账簿,自负盈亏。”

“比如,我们准备成立的这个‘国家粮食储备集团’,其实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商人组织。”

“它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粮食的收购、储存以及售卖。”

“这个‘集团’要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一样去经营,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而不是单纯为了最大限度地盈利。”

“它要确保我们有充足的粮食,还要尽可能地让粮食的买卖顺畅,价格公道,不能让粮价大起大落,更不能让百姓被奸商盘剥。”

“如果经营得好,它赚取的利润,一部分可以上缴国库,充实财政,另一部分则可以投入到建造更多的粮仓,发明更好的存储粮食的方法等有利于集团经营的方面去。”

“这与以往官府直接插手买卖,或是像户部那样只管收税不同。我们追求的是更高效、更专业的运作,账目要清晰,责任要分明,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要清清楚楚。”

朱高煦拿起桌上的茶杯,呷了一口,继续道:“比如我们今年丰收的粮食,除了百姓自留食用和缴纳田税的部分,这个‘国家粮食储备集团’就需要按照一个合理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剩余的粮食作为储备。”

“这些收购来的粮食,就属于这个‘集团公司’的财产。公司需要妥善存储这些粮食,防止霉变虫蛀。”

“在平常年景,公司可以将一部分储备粮以略高于收购价的价格出售给需要的百姓或商人,这个差价就是利润,用以维持这个集团的日常运营,比如修建和保养粮仓、给

“关键在于,这个集团的储备粮食一定要充足,足以在灾年或者青黄不接的时候,向市面平价售粮,从而保证粮价稳定,不让百姓饿肚子。”

“多余的利润,除了上缴国库,剩下的可以用作扩大经营的本钱,比如建设更多的粮仓,或者投资改进粮食加工技术。”

朱高煦看着儿子,目光中带着期许和一丝考量。

“这‘国有资产管理部’和它下辖的各个‘公司’、‘集团’,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一种我们新明独有的体系。核心是为了强国富民。”

“让你来做这个‘部长’,兼任那个粮食集团的‘董事长’,不是让你当个甩手掌柜,签签字画个押就完事。”

“而是要你亲自参与进去,从头学起,学习如何管理这些产业,如何让它们高效运转,如何为国家创造财富,同时惠及万民。”

“当这个‘董事长’,更是为了让你亲身参与到具体的经营事务中去,明白一粒粮食从田间到餐桌,要经过多少环节,会遇到多少问题。”

“我会从旁指导你,但更多的事情,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去思考,去完善。甚至,将来这些机构的规章制度,很多都要由你来亲手制订。”

朱高煦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这担子不轻,对你而言,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最好的历练。你可愿意一试?”

朱瞻壑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

他从父亲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信任和期望。

这不再是平日里功课的考校,也不是简单的差事。

这是一份真正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帝国未来的重任。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朱高煦深深一揖。

“父王,儿子明白了!”

少年的声音不再有丝毫犹豫,反而透着一股兴奋和跃跃欲试。

“儿子虽然年轻识浅,经验不足,但愿意一试!”

“请父王放心,儿子定当竭尽所能,用心学习,绝不辜负父王的厚望与栽培!”

朱高煦欣慰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

谈话结束。

朱高煦回到书房,亲自研墨铺纸。

窗外秋阳正好,他下笔却带着一股雷厉风行。

一道前所未有的政令,在他笔端逐渐成形。

“着,以自大明所带黄金千两、白银万两为本,即刻组建‘国家粮食储备集团’。”

“另,设‘国有资产管理部’,总理国家粮食储备集团、新威海造纸作坊及将来一切官营产业。”

写到此处,他稍作停顿,墨汁在笔尖凝聚。

“任命朱瞻壑,为首任国有资产管理部部长,兼国家粮食储备集团董事长。”

新京的布告栏前,很快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定居者。

识字的人不多,便由一名书吏高声宣读。

“……国家粮食储备集团……董事长……”

“……国有资产管理部……部长……”

一连串闻所未闻的名词,像一块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人群中顿时嗡嗡作响,议论声四起。

田垄边,刚歇下脚的老张,正捧着个粗陶碗喝水。

听旁边从镇上回来的人说了布告内容,他咂了咂嘴。

“国家……粮食……集团?”他慢悠悠地重复,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听着像是要收咱们的余粮?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官府亲自下场做生意?但愿不要像其他商贾一样心黑。”

“部长……董事长……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啊!”一个老秀才摇头晃脑,呷了口劣质的米酒。

“这官称,不合礼制,不合古法!”

旁边一个稍年轻些的接口:“王兄此言差矣。此乃新朝气象,殿下雄才大略,不拘一格降人才,我等拭目以待便是。”

“只是这‘国有资产’,听着怎么像是要把天下财富都收归官府?”

...........人群纷纷对此布告做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