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赶集(一)(第2页)

陶芹能理解,现在是1974年冬,还得好多年买卖才能正常。

从头走到尾,小零碎买了一堆。别说夫妻俩的箩筐都快满了,褚大妈这个本不想买东西的人,都拿了一大堆。经过一个摊位的时候,几人发现竟然有老粗布卖,立刻都买了好几尺。

孟大妈摸着布料,已经想好干什么用了:“等明年夏天的时候,给卫华夫妻俩的床铺上,这种布料,夏天睡最舒服了。”

不知不觉,三个多小时都过去了,摸摸肚子,四个人在一家馄饨摊位上吃了午饭。

陶芹第一口吃的时候就惊艳到了,这馄饨怎么能这么好吃!皮已经薄到基本透明,肉馅爽滑不粘牙,连汤汁都很鲜美。

“小伙子,这馄饨是你自己做的?你这技术可以啊!”陶芹对着摊主,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夸赞道。

男孩估计听多了这种赞美,很自然地对着陶芹笑:“大娘,你要是喜欢吃,也可以买一点生的回去,现在天冷,放两天都不会坏。这些都是我阿姐包的,她的手艺最棒了!”

褚大妈吃得头都不抬,第一个表示给她拿三十个生馄饨,她要回家拿给赵秋菊跟杨丽丽尝尝。

孟大妈跟陶芹则各拿了五十个,直接把摊子都给包圆了。

男孩手脚麻利地用油纸打包,叮嘱几人一定要放在箩筐的最上面。

吃饱喝足,东西也买好了,几人就决定回家了。然后在离集市不远处,碰到了一个满脸愁容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看见几人,鼓足勇气将四人拦下:“同志,我有事情想请你们帮忙,你们能不能停下来听我说一说?”

几人的好奇心都被勾起,一起停下了车。

中年男人左右张望了一下,示意几人跟他往一个废弃的小房子走去。

沈青山一瞬间警惕起来:“你干嘛,就在这里说!”

“大哥,我有好东西,这不是怕被别人盯上吗?”中年男子结结巴巴解释。

陶芹突然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但她想不起来。

褚大妈就说:“这房子周围空旷得很,而且我们四个人,也不怕他使诈。”

就这样,几人一起走进了小房子。

房子里什么都没有,一个人都藏不住,沈青山放心下来。

“什么好东西,现在能给我们看了吧?”陶芹催促道。

中年男人没说话,从胸口掏出一个布袋,当着几人的面打开。

竟然是六个戒指!

四个宝石戒指跟两个金戒指!

四人都震惊到了。

男人好像没有看到四人的神情,唉声叹气:“我祖上阔过,现在却只有三间茅草屋。要不是我媳妇生了重病,医院说要需要很多治疗费,我也不会把这仅剩的一点家底拿出来。几位同志,我看你们穿戴都不差,知不知道哪里能典当啊?”

好家伙,陶芹想起来了,这就是后世常用的诈骗套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