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开饭店,傻娥王者归来
第四百四十九章 开饭店,傻娥王者归来
回到四九城的娄晓娥,与东城区负责外事接待的政府部门,吐露了自己携带一批英镑,想要投资祖国、报效祖国的心思。
20万英镑,钱确实不多,但对于一些东城区负责外事的处长科长们来说,这属实是一笔足以晋升一级的功绩。
毕竟,现在观望的不少,能带着钱直接回来的,娄晓娥就算不是第一批也是第一梯队,而且娄半城的名声二十年前也算享誉半个四九城。
此刻,负责外事的一位正在办理退休区领导,早年还和娄半城在一个桌上吃过饭,正是当年力劝娄半城不要跑路的那位。
再见故人之子,知悉故人驾鹤西去,即将退位的区领导也很是感慨,只是自己这些年也是几经沉浮,此刻虽然爬到了更高位置,但也已经即将退下去。
但有了“第一批”这个名头,领导为故人之女保驾护航,也更加有底气。
很快,娄晓娥与东城区的外事办公室工作人员,好好做了一番勾兑,首先是20万英镑,兑换成等量华夏币,先将这笔外汇的功劳拿下。
接着是帮助梳理娄家资产,在跑路之前,娄家在海运仓胡同的四合院现在已经是大杂院,产权划的稀碎。
娄父逃港前居住的一进小院,因为位置重要,已经被拆迁。
只有娄公馆因为位置好,装修格调高,被当时的一个革委会霸占过去当了“总部”,因此相对保存完好,目前回收回来,还没明确用途。
区里几位领导协商:娄公馆可以发还给娄家人,并适当补贴一些装修材料和装修费用。另外两套房子,因为实在无法返还,结合娄家后人意见,在东四附近,补偿一座占地不超过八百平米适合做门脸的房子给到娄家后人,并保证,配合办理经商手续。
办完这一切,已经是一半个月过去。
当娄晓娥拿着东四附近房契来找到何雨柱的时候,何雨柱也只能报以苦笑。回到轧钢厂与胖子、刘岚等人,一同办理了停薪留职。轧钢厂的食堂主任位置留给了马华。
马华他性子相对绵软,没有太大闯劲。又是几个人中最能吃苦的,留着他两头跑,最为合适。
自此,娄晓娥的谭家菜馆正式筹措开门营业。
按照何雨柱的建议,这栋三层小楼几乎算是重建了一次。
首先是原来没有地窖,何雨柱花大代价,几乎让人活生生掏出一整层地下室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只感觉不趁现在管的松散,将来想在弄,肯定弄不成。
在他强势坚持下,高质量的掘地三尺,就光是地下一层这一块,就足足花掉了娄晓娥10几万。气的娄晓娥的牙疼。
但他依旧不管不顾,坚持一定要下挖这一层出来。因为这一层地下室,娄晓娥又跑前跑后,用港人身份才办理了正经房屋手续,又让娄晓娥多花了上万块的成本。
不过,若干年后的拆迁,仅凭这一层带手续的地下室,几乎都能在四环买下一层楼,难怪后来刘岚一直嬉笑何雨柱这是开了天眼。
装修后,整体的布局是地下一层做值班室、中西餐厨房和仓库房间。一楼散客,二楼做成16个雅间,三楼按八大菜系做成8个大包厢。
一楼临街,还单独隔出几间作门脸儿,安排刘岚带几个徒弟,把糕点独立在这支出一块,既供应给来酒店的食客,也向临街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