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北大(第2页)

 向前走了大约五十米,走进了供销社,买了一卷皮达线花了四块钱。

 一卷有一百米的长度,皮达线就是修鞋子用的那种线,非常结实耐用。

 又买了几根纳鞋底的大针,花了八角钱。今天早上总共花了四块八角钱,今天的花费,已经超过了学徒工十天的工资。

 走出供销社,一直向着鼓楼方向走去,大军打算来鼓楼大街,坐公交车去北大。

 昆明湖在北大旁边,大军不想腿着去昆明湖,腿着既费时间也费鞋子。

 在鼓楼大街等了一会,前面驶来一辆途经北大的公交车。

 大军走上公交车,又花了五分钱。

 随后找了个位置坐下,坐在公交车上,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

 有腿着的,有赶牛车的,赶驴车的,自然少不了骑自行车的。

 骑自行车的每个人都是满脸笑容,雄赳赳气昂昂,为了骑自行车装逼,他们也不怕冷。

 现在能骑上自行车的家庭,比一般人要富裕很多,最低也是个副科级。

 买一辆新自行车要一百多块。

 像大军他老爹、二叔这样的工资,不吃不喝也得八九个月才够。

 以现在的情况别说八九个月,就算一个月也不行。

 一大家子十二口人,当月工资当月用完,这样还得节约着一点。定量粮根本不够吃,每个月都得去黑市淘点高价粮。

 想添点多余物品就得靠爷爷了。

 所以大军家自行车就别想了,步行还能锻炼身体,唯一的缺点就是费鞋。

 公交车一走一停,没多大会就来到了北大对面。

 大军下车,看着对面的北大校门,心想这里读出来的最低也是个干部。

 现在国家最缺乏的就是人才了。什么都是要和老大哥购买,自己国家的生产力实在是太低了,主要是没有技术人才引领。

 工厂里也只是有几个老粗汉在那瞎琢磨,当然也有个别牛人可以研究出点东西来,但是这样的人才太少太少了。

 有时候大军也想来读读大学,享受一下大学时光,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性格,根本不适合上学,更不适合一天到晚研究东西。

 读书想想就可以了,还是别去浪费国家资源。

 还是研究点自己的强项,比如说人情世故。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大军哼着小曲,一路走向昆明湖,用意识在山门里把纳鞋底的大针弯成鱼钩状,又做了一个掺有灵液的棒子面,这些棒子面用来做鱼饵。

 大约十多分钟来到昆明湖,旁边也没多少人。

 入口处有两个小老头在钓鱼,看上去像是老师还是教授,裹得严严实实的,远处看过去像是两只大企鹅。

 不远处也有三个小老头在钓鱼,估计他们也是老师。

 人不多,非常适合自己的操作。大军观察着四周,顺着昆明湖转了半圈,四下无人,拿出冰镩子开始砸洞。

 咂开冰面,大军试着用手摸了摸湖水,一点也不冰。

 在山门里用意识把灵液棒子面,做成米粒大小的颗粒,顺着洞口丢下去,这是用来打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