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如往常的诀别
强忍着不适,张友生神色如常的走出解剖室。
见到日本医生,张友生欲言又止。
他实在无法想象,此前在他店铺里文质彬彬,最爱和他玩猜谜游戏的医生,背地里干着如此丧心病狂的勾当。
找他求援的心,顿时也熄灭了。
医生听到动静,从文件堆里抬头,看向他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张桑,听说故乡的樱花快要开了,你说我还有希望赶上么?”
说完,也不等张友生回答,便摆摆手让他离开。
魂不守舍的张友生,并没细究这句话的隐喻。
他失魂落魄的离开了。
一路上,观众通过他的视角,看到日军大楼似乎有些乱糟糟。
不断有日军士兵将一份份文件投入火盆焚烧。
走廊里的日军也都行色匆忙,甚至看见张友生都懒得上前盘问。
联想到影片所处的时间,差不多要到45年8月了吧?
这会,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早已是一败涂地,说不定那两颗举世瞩目的原子弹都已经投了下去。
这样便不难解释日本人为何军纪如此涣散,以及他们为什么焚毁资料?
这是准备跑路了啊!
可惜银幕里的张友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一脸呆滞的走出了日军大楼。
出来后,夜已经深了,整个集中营不知为何飘起了大雾。
张友生顿时有点找不着北。
一路摸索着前进。
突然,画面定格,镜头给到了张友生一个特写。
而张潇辰此刻,也贡献了全片最炸裂的演技。
他在这部影片中惯用的夸张表情肌肉,此刻完全松弛下垂,那张制造了一整场欢笑的脸,也第一次呈现出"空"的状态。
这种前后反差,正揭露了战争的本质,战争摧毁的不仅仅是生命,更是人对善恶的认知。
下一秒,他的眼睛在黑暗中骤然放大,瞳孔收缩又扩张,这是神经系统遭遇极端恐怖时的生理反应。
他微微张口却发不出声,仿佛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此刻战争对人性的窒息感,通过这个细节实现了具象化。
身体也仿佛被按下了定格键,像一尊突然石化的雕塑。
这种"冻结反应"正是人在创伤事件中的求生本能,同时也暗示他的大脑正在超负荷处理无法理解的恐怖。
这下就连观众也跟着好奇了起来。
毕竟刚刚的实验室已经很可怕了,难不成还有高手?
这时,镜头一转,全场惊呼。
"oh my god!"
"holy shit!"
"what the fuck!"
此刻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座由尸体堆积而成的山。
而弥漫整个集中营的大雾,也不是雾,而是尸体焚化所形成的烟。
这段尸山特写,在原作中由于技术能力有限,放在现代人的眼里,可能略显震撼力不足。
但张潇辰可没这个顾虑,直接把最好的特效用上,整个尸山的细节只能说栩栩如生,包欧米观众一看一个不吱声。
因为大部分镜头是以小山的视角展开,所以整部《美丽人生》在情绪输出这块其实是稍显内敛的。
直到这次张友生单刀赴会,张潇辰只用两个镜头,就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残忍!
张友生最终一言未发,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
……
又过了几天,这下就连普通犯人都察觉到了不对。
因为日军已经开始不避讳人了。
先是面朝东京跪拜的保留节目,被彻底取消。
而后每天要完成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某天甚至有盟军飞机排成v字型,从集中营上空穿过。
一切的一切,都在导向胜利的结果。
日军后面干脆除了工作,不让他们出门。
大家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待在监室里。
“小山,来帮我抓虱子,奖励你50分!”
说话的是贝尔。
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大家已经彻底接受了刘灵玉一家。
不但不会再对他们冷嘲热讽,有些甚至主动加入到这场游戏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