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看见历史(第2页)
从迈入新世纪后,政治事件已经鲜少出现了。
一方面,主办方会尽量避免这种政治纷争。
另一方面,自由民主嘛!你首先得扞卫人家说话的权力。
这种背景下,《美丽人生》就显得很特别了。
众所周知,越是禁片越是吸引人去看,越是投诉,观众越是想验验这部影片的成色。
奥斯卡甚至还看了日本人的《天之茶助》,老实说剧情很老套,充满了日本人一贯的自说自话,勉强给个及格分吧!
这也让他对接下来的华国影片《美丽人生》降低了预期。
“感觉东西方叙事习惯还是差了太多呢!”
带着这个念头,奥斯卡看完了《美丽人生》。
然后,他大受震撼。
集中营嘛!是个德国人都知道。
这个题材在德国本身就没有任何理解门槛。
就算把男女主换成西方面孔,说这是一部西方电影,也丝毫没有违和感。
面对影片里的主角夫妇,在战争的硝烟弥漫,以及集中营的暗无天日中,用勇气和智慧守护孩子内心的行为。
奥斯卡甚至感觉他们身上闪耀着光芒!
尤其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当他们从藏有孩子的铁柜路过时,依然不忘作出滑稽的模样,坚持着让孩子相信这一切只是一场游戏,深深震撼了在场了奥斯卡。
同时,这也让他想起了他刚刚去世的父亲。
父亲的爱,固然没有《美丽人生》里主角那样的传奇,却也陪伴他度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回到家,他来到藏有父亲遗物的地下室,开始整理父亲的点点滴滴。
这时,他翻到了一本相册。
他的父亲是一名新闻摄影记者,相册这种东西,在他的遗物中显得丝毫不起眼。
如果不是心血来潮,想要了解父亲的过往。
他可能很久都不会翻到这本相册。
而这一翻开,里面触目惊心的照片,瞬间震惊到了奥斯卡。
川流不息的军车,密密麻麻的尸体,流离失所的孩童,满目疮痍的街道,麻木空洞的人,一张张照片,无不述说着战争的可怖。
“这是哪?又是谁拍摄的?”
刚刚被《美丽人生》震撼到的奥斯卡,心中升起无限的好奇,他迫切的想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
翻到相册最后一页,奥斯卡发现了一张便利贴。
上面是父亲的笔迹,写着——
【日本对广州的轰炸,1938年10月22-26日,部分是当时某德国领馆人员所拍,otto医生?】
“这是《美丽人生》描述的那场战争?”
奥斯卡目瞪口呆。
电影传递的,终究是隔了一层演绎,哪有真实的照片看上去震撼人心。
而且华国人有没有夸大其词,谁又能知道呢?
但此刻,面对这本相册。
奥斯卡觉得自己真正“看见”了那段被他们忽视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