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豆沙!豆沙!(第2页)
听到乖孙的批判,朱元璋做出了决定。
“那就咱按照标儿所说的,让刑部依律定罪。”
朱元璋可不会为了一群贪官汉贼,耗费太多的心力。
他现在考虑的是,乖孙说的改革地方官制,该如何落实下去。
“标儿啊……”
“父皇,儿臣的奏疏还没处理完呢。”
朱标婉拒了。
让他替父皇做决定,他可以帮着参谋,让他改官制?
虽说他办事很细心很缜密,但他似乎天生不擅长处理这种事。
比如上次,他只是和吕本一起改丧制,就改得一个头两个大,十分困难,甚至除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弊端以外,给不出任何其他的建议。
但在朱元璋看来,标儿在文治方面,比他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在武功方面,最近也跟上来了。
为了巩固太子的根基,再增加一条改革地方官制,那太子的地位就稳固了,哪怕老四以后统领的神机营,人数再增加,也不会掀起任何风浪。
“标儿啊,奏疏咱可以批嘛,改制这种事其实很简单的。”
“……”
朱标真没觉得简单。
千头万绪理不清。
最重要的是,制度改革需要明确最大的利益者是谁。
他只是太子可不是皇帝。
“爷爷别……凶……爹……爹……”
朱雄英急忙出声打岔。
朱元璋又惊又喜,一下子被他说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哈哈哈,乖孙你这三口气都能说一句话了。”
“哼。”
只有朱雄英自己知道,他憋出这句话,相当于大人说十句话的功夫。
爷爷这是故意取笑他呢!
“乖孙,咱可没凶你爹爹,咱这是在给你爹爹找一个轻松的事情做呢。”
不是朱元璋想当甩手掌柜,而是在他看来,改制确实比批奏疏简单。
朱雄英没忍住,白了一眼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老朱。
【轻松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对于爷爷你来说,改制跟喝水一样简单,甚至后世许多政治体系和军事体系,还有民间的规则,都是沿用你制定下来的,一用就是几百年,到了我那个时候都在用。】
朱元璋听到这里,惊得目瞪口呆。
不是吧?
他一个书都没读几箩筐的人,定制的规矩,能传世数百年,改朝换代了还在用吗?
朱雄英听不到老朱的心声,还在心里替爹爹声辩。
【事实证明,改制这件事,只有爷爷你能做!】
【而且放眼整个天下,没有人能比爷爷你做得更好!】
朱雄英这么想着,便朝着朱标伸出双臂。
“爹爹!饿!”
【我带你跑路,让爷爷自己干去吧!】
朱标强忍着笑意,朝着朱雄英走了过来。
“父皇,外面御膳房在包粽子,我带英儿去选几个他爱吃的馅料。”
“咱看乖孙这脾气,应该爱吃豆沙馅的。”
朱元璋忍不住揶揄一笑。
想到乖孙对自己的赞美之词,一股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咱虽然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