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浮森 作品

第450章 一切向好他捣乱,一眼就能看得见(第2页)

 

气死人了。

 

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总有一些逆大势而为的人来捣乱。

 

不发威真当咱是病猫呢!

 

朱标成功挑起了父皇的怒火,也得到了严惩指使者的口谕,但他并没有着急灭火。

 

因为他知道,李善长有多么的难对付,这个人就像条扎进水田里的泥鳅,滑不溜手,既然敢做,必然早就设想好了被发现后,找人背锅顶罪的结果。

 

好在如今的李家,除了它自己的家族子弟,也没有什么可利用的人了。

 

“标儿?标儿!”

 

朱元璋一连喊了几声,朱标才一副受惊的模样,骤然回过神来,连忙拱手认错。

 

“抱歉父皇,走神了。”

 

“咱看你不是走神,倒像是有口难言,说说吧,到底是谁在捣乱?”

 

其实如今整个京城,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显贵,全都是夹着尾巴,低调做人。

 

偶尔有像顾敬或李校尉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头青,被敲打一两次以后,学不会服软,骨头也得变软。

 

所以,在听说了这件事的时候,朱元璋脑子里,已经冒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可他不愿意相信,这个人会犯这种糊涂,而且也没必要犯这种糊涂。

 

以前朝内有胡惟庸把持朝政,连同武将功勋都沾染了跋扈之气,被挑唆得无法无天,可如今大家都是老实人。

 

谁再作怪,一眼便能看得出来。

 

“父皇。”

 

朱标又往前走了几步,近到只能父子两人听得见对方的声音。

 

“儿臣怀疑是韩国公府的人所为。”

 

“……”

 

这和朱元璋想到一块去了。

 

可他还是想不通。

 

“为什么?”

 

难道李善长学会了老先生那一套,能掐会算,为了阻拦他改军制,走火入魔了?

 

李家在军中虽然也有子弟任职,但大多数都是走的文官路子,极力反对官制改革那是为了给李家子弟留萝卜坑,阻拦军制改革,他这是图什么?

 

朱标知道这是一个误会,但他并没有解释。

 

“父皇,儿臣也只是猜测而已,并无实据,一切还要等到抓住溧阳县官员与京城中人来往的信鸽,才能做定夺。”

 

“好!这件事还是由你来负责!”

 

没想明白缘由的朱元璋,怒不可遏。

 

“不论是不是李善长,或者不是他而是韩国公府的人,只要招认了,悉数拿下,就算李善长到时候拿了丹书铁券来保他们,咱也绝不会……”

 

“父皇应该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