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蒙蒙 作品

第288章 这么快就开始行动啦(第2页)

 若未能全部售出,我会自行保留,毕竟资金充裕。”

 他的语气充满自信,因为娄晓娥那边的资金已到账数亿。

 李建设说完便走下讲台。

 接着陈雪茹走上台,宣布:“商场认购事宜由我全权负责,具体时间为每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下午两点至五点,共计五小时,过时不候。

 由于部分商铺已被内部认购,剩余店铺布局即将公布。”

 随即工作人员上台展示各楼层效果图及商铺分布信息,旁边还放置了商铺编号,已有百间商铺贴上红纸,表明已被认购。

 陈雪茹补充道:“请大家不必着急,可先详细了解情况,每人限购一间,防止恶意抬价。

 以缴纳定金的时间为准,两年内可申请退款。”

 她考虑得很周全,此时正值酒楼空闲时段,此举不仅能吸引客人,还能增加酒楼收入。

 众人纷纷围上前仔细查看。

 李建设身边也聚拢了不少人想要打探消息。

 有商户试探着问:"李会长,您的商场值得信赖吗?"

 李建设笑着回应:"绝对靠谱。

 我自己占了整整一层负楼,买下就是赚到,一铺可传三代。"

 又有商户"八八七"追问:"李会长,为何要涨价?这才一个月就要涨十元。"

 李建设认真解释:"这个问题很好。

 这叫持有成本,商场修建需要投入资金,而你们两年后才付清八成款项。

 前期的两年全由我垫资,即便存银行也有利息。

 这次涨价,不过是收回这部分成本罢了。

 同样,也不会让前期购买者吃亏。"

 他耐心解答,至于商场能赚多少,已有初步估算,只求收益最大化。

 "李会长,若我现在认购,涨价后能否转手?"有商户直击关键,嗅到了商机。

 "当然可以。

 不仅未交付时可转手,即使产权在你名下,也完全自由交易。

 我的建议是尽早入手,早获利。

 改革开放后,大家的钱只会更多,商铺是稀缺资源。

 照我看,几年内商铺价格必翻数倍,买到就是赚到……"李建设一番高谈阔论并非虚言,几年后别说商铺,连住宅价格都可能翻几番。

 当然,这得看收入增长,毕竟这里可是京城,月工资能买一平米已属难得。

 "那我就认购!"商户说完便奔向陈雪茹办理手续,只需两成定金,最小铺面仅需千余元。

 有了李建设的千万元担保,一旦形势不妙可随时退款。

 但若前景乐观,正如李会长所言,几年后价值翻倍,岂不是赚翻?

 念头刚起,刚才那位商户果断咬牙认购了一楼的大铺面,紧邻大门,位置极佳。

 "我也要认购一间,稍后汇款。"

 "我也要一间,五千就行。"

 "陈老板,这一百平米的铺面怎么回事?"

 "天啊,老陈,你哪来这么多钱?你不是刚接手家族店铺吗?"

 陈雪茹一时头疼,事情太多,连忙喊道:“慧真,快来帮忙。”

 “来了!”

 徐慧真立刻赶过去,听说商场旁要建酒店,对店铺已无兴趣,便专注帮忙。

 李建设也将会计团队调去支援,这才应付得过来。

 处理完一些事务后,他便离开,带着娄晓娥和晓峰游玩,不久有人要回香江,他抽空陪伴也是理所当然。

 “爸,放暑假我就回来。”

 “好,我已经谈妥隔壁院子的事,你回来时,给你准备间 ** 东屋。”

 在四合院规矩里,东厢房是长子居所,象征地位。

 晓峰听不明白,但娄晓娥懂。

 “谢谢爸,但我还是想跟学文一起住。”

 晓峰独子身份,如今多了个弟弟,很是欢喜。

 “随儿子的心意。”

 这是小事,他也很乐意看到孩子们和睦相处。

 晚上回家,过会儿,陈雪茹等人回来。

 “建设,猜猜今天卖了几家店铺?”

 陈雪茹兴奋不已,这是笔大买卖,且收入颇丰。

 “二十间?”

 李建设故意说得保守些,生活有时需如此,倾听对方得意之言,才能和谐共处。

 “才二十?都快一百了。”

 接着陈雪茹报出实数:八十二间,定金瞬间收了几万。

 “这样也好,不必急着卖,临近月底再宣传一轮,时间一到,立即提价。

 不用担心销路,我还留了一百间铺面,专为赚钱……”

 李建设大致提了下,便不再多言。

 然而陈雪茹追问:“建设,你留的负一层做什么用?有什么规划?”

 “先卖个关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李建设摇头,若什么都说了,岂非失了神秘感。

 沉思片刻,他又说道:“雪茹,现在手头宽裕,收到的定金你尽量花掉。”

 “花掉?”

 陈雪茹有些疑惑:“花到哪去呢?”

 李建设回答:“当然是继续扩张酒楼,繁华地段都得有我们的分店。

 现在我们酒楼里的切菜师傅都是顶级厨师,这太浪费了。

 你接着开分店,下一家店让于莉当店长,之后是秦淮茹和于海棠。”

 他简单规划了一下,强调新店开业后还需要配齐助手,让资金流动起来。

 酒楼是最快的回本方式,每天都有现钱入账。

 “哇,这么快就开始行动啦!”

 陈雪茹其实已经经营着酒楼和丝绸店,目前收益颇丰。

 “以后的钱就没那么值钱了,别担心,我一直留着退路。

 即使现在项目全部失败,咱们也能过得很舒适。”

 李建设结束谈话,准备用餐。

 ---

 十天后,娄晓娥带着晓峰返回香江,李建设则以双倍价格购得了两侧的四合院。

 正在进行部分改造,进度不快,因为不需要太多居住空间,可以设计鱼池、茶室或凉亭等。

 三套三进的大院足够住,若更大,不如未来改建成庄园。

 不过短期内不会搬离,信远斋还未成立,还需完成姥爷的遗愿。

 ---

 时间飞逝,商场开业一个月,已卖出三百多间商铺,接近上限。

 当初八百名商户并非个个具备实力,有些人还在观望,或有其他投资计划。

 然而,李建设那边额外卖出三十多间商铺,买家多为四合院和轧钢厂的女工。

 “快看,真的涨了,每月每平方米加十块,两年后岂不是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