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蒙蒙 作品

第298章 一心想着赚钱(第2页)

 “妈,看看这米饭和馒头多好啊,你自己先尝尝,记得卖锅哦,卖出去后把钱给我。”

 交代完后,贾东旭急忙回去工作,前院需要有人看守,交给别人他不放心。

 贾张氏赶紧吃了一碗米饭,啃了两个馒头,即使没有菜也吃得津津有味,这可是细粮,往常可吃不到。

 吃饱后,她拿着鞋底出门串门,炫耀自己的卖锅成果。

 与此同时,各大饭店、酒楼、火锅店的显眼位置都摆放了电饭锅,没有什么比直接上桌更能推广的了。

 “哟,我家东旭弄了个新玩意儿回来,不用烧煤,放点米、倒点水,出去聊聊天,等回来饭就煮好了,馒头也蒸好了,可真省事儿。”

 贾张氏在大妈圈里还算说得上话,毕竟她儿媳妇在蛋糕店工作,也算体面人家。

 “贾张氏,你是不是做梦醒晚了?做饭哪能不用火?”

 “对呀,你别糊弄我们。

 你说蒸馒头还行,蒸米饭总得淘米吧?”

 几位大妈都不信,一辈子做饭的经验可不是白来的。

 “你们要是不信,就跟我回家看看。

 这是我儿子从红星锅具厂买来的电饭锅。”

 贾张氏赶紧领她们回了家。

 这是蛋糕店的院子,她和陈碧华带着亮亮住在这里。

 几个大妈进屋后,看见了一个形状特别的电饭锅。

 贾张氏拿出内胆,放了些米和水,再装回锅里,又架上了蒸格,里面摆了两个馒头。

 插上电,按下开关,大家一起等着。

 二十多分钟后,开关自动跳起,饭果然熟了。

 “我的天,这可真是方便,不用守着炉子,也不用沥米,太厉害了。”

 “要不是亲眼看见, ** 我也不信。”

 几位大妈惊讶得不行,这东西太神奇了。

 “贾张氏,你这锅能买吗?太实用了。”

 “朱大妈,这锅刚出来没多久,还没正式卖,不过我手头还有几口,你们要是想买,五十块钱一口。”

 贾张氏随口加了五块钱,万一卖出去呢。

 “五十?不贵啊,我要一口,不过要是有问题,得给我换。”

 “我也买一口,以后接孙子也不耽误做饭。”

 “我也要一口,瞧这红星电饭锅,听着就觉得好。”

 做生意就是这样,简单直接,特别是大件买卖,价格多少就是多少。

 当时刚改革开放,大家还不熟悉各种骗局,都愿意相信邻居。

 贾张氏这么一卖,四口锅一下子就卖光了。

 “天啊,这钱也太好赚了。”

 贾张氏手里攥着一把钱,因未上过学,无法准确计算大额数字,只能数出四个三十五,最终发现还剩六十块。

 这笔收入相当于她以往一年的生活开支。

 ……

 “服务员,来一盆米饭。”

 “好嘞!”

 大栅栏酒楼内,服务员听见呼唤,立刻端来一口装满热腾腾米饭的锅,揭开盖子时白雾升腾,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

 “这是什么?怎么是一整锅米饭?”

 食客有些疑惑,他只要一盆饭,却端上来一锅。

 “这就是现成煮好的米饭,这叫电饭锅,只需将米和水放进去,二十多分钟后就能吃。”

 服务员简单介绍一番后准备去服务其他桌。

 “这锅在哪里能买到?我也想买一个,太方便了。”

 “客官,这是红星锅炉厂生产的,目前还未上市,不过您不用着急,过段时间就有货了,价钱也不高,几十块钱就能买到。”

 ……

 四合院里,二大妈望着堆满屋子的锅,仍有些反应不过来。

 “当家的,你不是去当副厂长了吗?怎么把这么多锅搬回家?用得完吗?”

 “你不懂,这锅多好啊,光这些就够赚上千块,比傻柱干一个月挣得还多。”

 刘海中接着说道:“快去把老大他们叫回来,我们家得开个会,以后专做锅的生意。

 李建设真有办法,卖锅比卖电视赚得多,利润高,还不犯法。”

 ……

 “嘟嘟!”

 李建设按下熟悉的喇叭声,感到一切似乎恢复如初。

 他急于成立锅炉厂的原因之一,是为了买车。

 私人购车依然困难重重,不仅价格高昂,手续也极其繁琐。

 但如果是以工厂名义购买,就容易得多。

 他一次性购入三辆车,一辆留作公用,其余两辆供自己使用,还能避税。

 院子一侧新添的一排车位,如今仅停放几辆自行车,显得十分闲置。

 “李建设,为了买车我可没少托关系。”

 杨厂长坐在副驾驶座上,曾经的不愉快早已烟消云散,当时不过是他被免职而已,现在他已经东山再起,一心想着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