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杀鸡儆猴
周阳安静地听着,眼神锐利。他知道,光听这些没用,得抓典型,抓痛点。“赵主任的汇报很全面,办公室的工作确实很辛苦。”
周阳等赵亮说完,微笑着开口,“不过,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能感觉到一些流程上的瓶颈。
比如,一份正常的文件审批,有时候会在某些环节停留较长时间,影响了整体效率。赵主任,您觉得症结在哪儿?”
问题抛出,看似随和,实则暗藏杀机。这个问题直接点出了办公室在文件流转方面的效率问题,而这是赵亮分管的工作之一。
赵亮脸上的公式化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
他推了推眼镜,开始打太极:“周区长说得是,这确实是个别现象。我们办公室一直在努力提高效率,但有时候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涉及到跨部门会签,或者需要请示领导,流程就会长一些。”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而且,有些文件本身内容比较复杂,或者前期部门提交的材料不够规范,我们办公室也需要更多时间来审核协调。这也不是我们单方面能决定的。”
这话听着像解释,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甩锅”的味道,甚至隐晦地指向了周阳分管的领域——项目审批和招商引资的文件,往往内容复杂,涉及部门多。
【系统:检测到目标(赵亮)试图甩锅,提供情绪价值“推诿”、“狡辩”。积分+10!】
【哎哟,还学会反击了?可惜,你反击错了对象。】
周阳的笑容更深了。他启动【记忆宫殿】,脑海里瞬间调出了办公室近期处理过的文件流转数据,特别是那些被压了很久的。
同时,【口才微调】也悄然开启,他的语速、语调、用词都变得更具穿透力和说服力。
“赵主任说得有道理,复杂的文件确实需要更多时间。”
周阳语气依然温和,但眼神却像两把手术刀,直视赵亮,“不过,我这里有一些数据,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分析问题。”
他拿起面前的一份内部资料,翻到其中一页:“比如,上个月我们推进的那个外资项目,一份关于土地性质变更的关键请示文件,从规划局提交到办公室,按照规定,正常处理时限是两个工作日。但这文件在您分管的流转环节,停留了……七个工作日。”
周阳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异常清晰。
七个工作日!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吸气声。这可不是“个别现象”能解释的了,明显是人为的拖延。
赵亮的脸色瞬间变了,额头开始冒汗。他结结巴巴地辩解:“这、这个……可能是当时文件比较急,我们、我们在抓紧处理其他更重要的文件……”
周阳没有打断他,等他说完,继续用温和但精准的语气说道:“理解,赵主任工作辛苦,事情多。
但问题在于,这七个工作日里,项目方一直在等待,下游的住建局也无法启动后续审批,导致整个项目签约时间延后了将近两周。这两周的时间成本,以及可能造成的投资方信心动摇,都是难以估量的损失。”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其他部门负责人:“行政效率,不仅仅是一个内部流程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区的营商环境,关系到项目的落地速度,关系到老百姓的就业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