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一水果 作品

第133章 南大街拥堵治理攻坚小组

他重点分析了“新世界购物广场”和“幸福家园”两个关键节点的出入口设计图纸和实际车流模式。原来如此……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

信号灯配时过于死板,完全跟不上潮汐式的车流变化!公交线路设置滞后,好几条线路都扎堆在最堵的路段停靠!

非机动车道被摊贩、违停车占得七七八八,逼得自行车、电动车往机动车道挤!

还有那几个小区和商场的出入口,简直是反人类设计,车辆进出直接干扰主路通行!

他发现了一个被历次报告都忽略,或者说刻意淡化的关键数据:

在早晚高峰期,南大街几个核心路口的“绿灯通行效率”,远低于其设计理论值!

尤其是在新世界购物广场和幸福家园附近,车辆在绿灯期间实际通过的数量,甚至不到理论值的一半!大量的绿灯时间被无效空耗!

为什么?

因为车辆还没开到信号灯前,就已经被前方或侧方的拥堵、干扰给堵死了!信号灯的“放行”,变成了一种无奈的空转。

【内心:找到了!症结就在这里!治标不治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没用!必须系统性地解决这些相互关联的问题!】

【弹幕:卧槽!阳哥这分析能力!简直是开了透视挂!】

【弹幕:专业!不明觉厉!感觉阳哥要搞波大的了!】

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下一步就是组建一支能够高效执行的团队。

指望那些习惯了推诿扯皮、信奉“多做多错”的处室?

周阳摇了摇头。

他需要新鲜血液,需要真正懂技术、有干劲、敢于打破常规的人。

他打开【部门生态分析(局级,临时)】生成的报告,结合【人脉雷达(省级)】之前在系统内储备的一些信息,开始在脑海里筛选合适的人选。

规划处那个刚毕业不久,但对gis系统玩得很溜的研究生小李。

建设处那个有点愣头青,但对道路工程规范抠得极细的工程师小张。

秩序管理处那个总是在内部论坛提改进建议,但人微言轻的技术员小王。

还有信息中心那个对大数据和算法颇有研究的……

第二天一早。

周阳没有召开全局大会,也没有找分管副局长通气。

他直接让秘书,把昨天晚上他圈定的五六个年轻人,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这几个年轻人,大多是科员或副科级,平时在各自的处室里并不起眼,接到局长亲自召见的通知时,都有些忐忑和惊讶。

走进宽敞的局长办公室,看到坐在办公桌后,那位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新任局长,几人更是有些拘谨。

周阳示意他们坐下,开门见山:

“各位,找大家来,是想成立一个专项小组,专门负责解决南大街的拥堵问题。”

“我知道这个问题很难,很多人都觉得是‘无解’的。但我认为,事在人为。”

“我需要你们的专业知识,需要你们的冲劲,需要你们敢于挑战‘不可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