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分析

【功能启动中……数据加载中……】周阳闭上眼睛,感觉一股清凉的气息涌入脑海。

他的【记忆宫殿】本就因为系统奖励而远超常人,此刻在【历史信息回溯(临时)】的加持下,更是如同连接上了一个超级数据库。

无数关于昭明市地铁规划的资料,如同潮水般涌现。

最早的规划设想,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

当时的昭明市,经济刚刚起飞,城市框架还在拓展。

第一版规划,雄心勃勃,一口气画了五条线,要把整个市区都包进去。

结果呢?

光是纸面上的投资估算,就让当年的市领导倒吸一口凉气。

“步子太大了,容易扯着胯。”

周阳仿佛听到了当年某位领导在会议上的总结陈词。

然后是第二版,第三版……

每一次规划,都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线路砍了又砍,站点少了又少。

从最初的“环射结合,覆盖全城”,变成了“聚焦核心,串联重点”。

但即便如此,每一次方案上报,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

周阳在【历史信息回溯】中,看到了无数次激烈的讨论会。

发改委的同志强调资金压力:“市财政目前还有几个大项目压着,地铁这个体量,实在是……”

规划局的专家据理力争:“这条线路的走向,虽然照顾了A区的诉求,但完全忽略了B区的未来发展潜力!”

住建局的领导面露难色:“这几个站点涉及到的拆迁量太大了,初步估算,没有两年时间根本搞不定,而且维稳压力巨大。”

各区县的代表更是吵得不可开交。

东区代表:“我们东区是新的经济增长极,地铁一号线必须先通我们这里!”

西区代表:“老城区人口密度最大,交通拥堵最严重,不先解决西区出行问题,市民不答应!”

还有专家学者,引经据典,从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经验,谈到昭明市的特殊地情。

有的说要优先发展地面公交,地铁建设成本太高,不划算。

有的说要一步到位,长痛不如短痛,咬牙也要上马。

周阳看得头昏脑涨。

“好家伙,这简直是一部昭明市近十年来的部门利益博弈史啊。”

他忍不住吐槽。

【历史信息回溯】甚至让他“亲历”了一些关键的决策节点。

某次市长办公会,因为两条线路的优先级问题,几位副市长争论得面红耳赤。

最后,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当时的)叹了口气,说了一句:“条件还不成熟,再议吧。”

于是,地铁项目,卒。

又过了几年,新领导上任,重启规划。

这次学聪明了,搞了个“小步快跑”方案,先修一条客流量最大、争议最小的试验段。

结果,在站点设置上,又卡壳了。

A站点附近有个大型国企,强烈要求设站。

B站点附近有个新建的高档小区,居民联名上书,也要求设站。

C站点……“一个站点都能吵翻天,这地铁修起来,怕不是要打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