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一水果 作品

第176章 遏制潜在风险(第2页)

一时间,“周局长今天会不会来我们这儿转转?”成了各大工地项目经理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魔咒”。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突然之间变得比教科书还要规范。

安全技术交底会,也从原来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变成了真刀真枪、不留情面的“找茬大会”。

有意思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各工地上报的自查自纠问题和整改记录,反而出现了阶段性的明显增多。这并非工程质量突然变差了,而是大家都怕了,宁可自已把问题暴露出来及时整改,也不愿等到周局长那双“火眼金睛”亲自来“扫雷”。

几天后,市委书记李书记亲自给周阳打来了电话。

“周阳啊,北环路站的事情,我听说了。处理得很好!很果断!就应该这样!这股高压态势,一定要保持下去!地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含糊!”

电话刚挂,周阳脑海中又传来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

【宿主雷厉风行的安全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工程建设中的潜在风险,极大提升了领导层对项目成功的信心和安全感,提供了显著的正面情绪价值。】

【获得来自昭明市委书记李书记的正面情绪价值。】

【系统积分+150点。】

【恭喜宿主,获得随机奖励:【精力补充剂(浓缩型)】x3瓶。】

周阳嘴角微微上扬。看来,就算是焦头烂额的一天,也总能找到那么一点点甜头。或者说,是系统大佬发的“加班能量棒”。嗯,接下来怕是有的忙了,这玩意儿来得正是时候。

北环路站事件,只是一个开始,给所有参建单位敲响了警钟。但地铁建设,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绝非一役就能毕全功。

随着深邃的基坑不断向地下延伸,巨大的盾构机在城市腹心日夜穿行,新的问题和挑战也接踵而至。

因为施工占道而引发的交通拥堵,几乎成了昭明市近期的常态。市民们对于施工噪音、扬尘污染以及出行不便的抱怨和投诉,像雪片一样飞向周阳的办公桌。

办公室刘主任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嘴里天天念叨着“投诉热线都快被打爆了,咱们局里是不是该考虑增设几条线路了?”

工程师小张,自从见识了周局长在北环路站的雷霆手段后,俨然成了安全生产的“狂热信徒”,在工地上吹毛求疵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时常因为一些在他看来“存在巨大隐患”的细节问题,跟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们争得面红耳赤。

技术宅小赵,则在周阳的授意下,带领着信息中心的技术骨干们,夜以继日地开发一套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地铁工程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平台”,试图用数字化手段,为这条钢铁巨龙装上更灵敏的“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