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公里以外(七)(108)
五百公里以外(七)
第七章 购房之争
柑橘项目成功后,王新文在农局的地位明显提升。牛局长开始把更多重要任务交给他,同事们看他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尊重。但与此同时,父母的电话也越来越频繁,主题永远只有一个——买房。
"你张阿姨说了,河滨花园那楼盘最好,离政府近,以后孩子上学方便。"视频里,母亲兴奋地比划着,"要买就买大的,140平以上,三室两厅两卫..."
"妈,我一个人住那么大房子干嘛?"王新文无奈地说。
"什么叫一个人?你不得结婚生孩子啊?"父亲插进来,"现在不买,等结婚了再买就晚了!"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周都要上演。王新文试图解释县城的房价不会涨那么快,可以慢慢看,但父母根本听不进去。他们甚至已经通过"张阿姨"的关系,拿到了河滨花园的内部价。
"首付我们给你出二十万,"父亲最后通牒,"剩下的你自己贷款。明天就去把定金交了!"
挂断电话,王新文烦躁地在宿舍里踱步。二十万几乎是父母全部的积蓄,他不能拒绝,但也无法接受他们替他做决定的方式。更让他不安的是,父母似乎已经规划好了他未来十年的人生轨迹——在临江定居、结婚、生子,过上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周末,陈明陪王新文去看河滨花园的房子。小区确实不错,绿化好,楼间距宽,配套设施齐全。售楼小姐热情地介绍着各种户型。
"这套143平的南北通透,主卧带独立卫浴,特别适合新婚夫妇..."她推开样板间的门。
王新文站在宽敞的客厅里,想象着自己一个人住在这里的情景——空荡荡的房间,回音清晰的脚步声,无人使用的厨房...这画面让他感到窒息。
"有没有小一点的?"他问,"100平左右的?"
售楼小姐的笑容僵了一下:"有是有,但小户型不划算啊。公务员公积金贷款额度高,买大的更值..."
走出售楼处,陈明拍拍王新文的肩膀:"父母逼的?"
王新文点点头:"他们觉得不买房就没法结婚。"
"老一辈都这样。"陈明耸耸肩,"不过说真的,县城里女多男少,像你这样的优质男青年很抢手。买了房,相亲市场上就是香饽饽。"
王新文苦笑:"我怎么没感觉出来?"
"那是因为你整天窝在农局!"陈明大笑,"等着,我给你安排几个相亲,让你见识见识临江的婚恋市场。"
当晚,王新文和父母爆发了激烈争吵。他坚持要买套120平的三居室,而父母认为这"太小家子气"。
"你懂什么?"父亲在视频里怒吼,"房子一步到位最好!以后换房多麻烦?"
"爸,我一个人住不了那么大房子!每月房贷压力多大你知道吗?"
"压力?你们公务员公积金那么高,有什么压力?"父亲不屑一顾,"你就是没出息!人家都抢着买大的,就你要小的!"
争吵以母亲哭着说"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结束。王新文关掉视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他突然想起咖啡馆里遇见的苏医生——她会怎么看待这种家庭矛盾?她会理解他的挣扎吗?
第二天,王新文独自去了售楼处,签下了12栋803的购房合同——120平的三室两厅,总价72万,首付22万,贷款50万,三十年还清。签字时他的手有些发抖,这不仅是一笔巨额债务,更是一种无声的妥协——他终究无法完全违背父母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