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 作品

五百公里以外(十七)(118)(第2页)

 "我可以想办法申请项目资金,"王新文说,"县里不是有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吗?"

 周站长将信将疑,但还是支持他试一试。接下来的一周,王新文白天走访各村调研,晚上熬夜写项目申请书。他把初稿发给苏芷晴征求意见,她不仅提出了专业建议,还帮忙联系了省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做技术顾问。

 周五晚上,当王新文正在修改方案时,手机突然响起。是苏芷晴发来的照片——她站在农技站门口,身后是绚丽的晚霞。

 "来调研中药材。"简短的说明。

 王新文几乎是跑着下楼的。苏芷晴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头发扎成马尾,比在医院时看起来年轻许多。她身边还站着一个白发老人。

 "这位是省中医药大学的林教授,"苏芷晴介绍,"我的硕士导师,专攻药用植物栽培。"

 林教授和蔼地握了握王新文的手:"芷晴把你的方案给我看了,很有可行性。我这次来就是想实地看看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周末两天,三人跑遍了青山镇的山山水水。林教授采集了大量土壤和植物样本,确认这里确实适合发展多种中药材种植。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在深山老林里发现了野生天麻和石斛,这证明当地生态环境极其优良。

 "小王的项目方案我看过了,很务实。"周日晚上,林教授对周站长说,"我会向省里推荐将青山镇列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周站长激动得直搓手:"那太好了!王技术员,你这可是给青山镇立了大功啊!"

 送走林教授后,王新文和苏芷晴在农技站后面的小山坡上散步。初夏的夜空繁星点点,比县城明亮许多。

 "谢谢你,"王新文轻声说,"没有你的帮助,这个项目不可能推进得这么顺利。"

 苏芷晴仰头看着星空:"我只是做了专业范围内的事。倒是你...适应得比我想象中快。"

 "这里其实挺好的,"王新文深吸一口带着草木香的空气,"比局机关单纯多了。每天做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真的能帮到老百姓。"

 苏芷晴转头看他,月光下的眼睛亮晶晶的:"你变了,王新文。"

 "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变踏实了。"她微微一笑,"更像你自己了。"

 周一早上,王新文送苏芷晴去镇上的班车站。临别时,她突然说:"下周末我还会来,带些中药材种植的资料。你...方便接待吗?"

 "随时欢迎,"王新文心跳加速,"我等你。"

 看着班车远去,王新文突然意识到,五百公里的距离,曾经让他觉得遥不可及,如今却因一个人的存在而变得温暖亲切。而青山镇,这个本应是"发配地"的地方,反而成了他重新找到职业价值和人生方向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