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回 三妾室协理荣国府 众奴仆恪守旧规仪(第2页)
还有那紫鹃,心思细腻得如同春雨润物,无声却又处处滋润。她身着一件淡青色的绸衫,那绸衫质地轻柔,宛如烟雾,领口绣着几缕淡粉色的蔷薇,淡雅中透着几分娇俏,恰似她温婉的性格。系着一条藕荷色的汗巾,外罩一件银鼠皮的坎肩,打扮得素净淡雅。她忠诚可靠,宛如守护府宅的磐石,专司文书账目之事。
她将府中往来书信、契约文书,皆如珍宝般分类整理,依照年份、事由、往来对象等,一一登记造册,条理清晰,查阅起来一目了然。(坐在桌前,一手执着毛笔,一手翻看着文书,时而皱眉思索,时而点头记录,神情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文书)遇有重要事务,便如信使般迅速且及时地向黛玉汇报,从无半点耽搁。每月结算账目之时,她与那账房先生,逐笔核对,分毫必究,犹如精打细算的商贾,容不得丝毫差错,确保府中财务清晰明了,账目丝毫不乱。她深知,财务乃贾府繁荣之根基,稍有差池,便可能影响贾府的兴衰。
一日,紫鹃在核对账目时,发现一笔奇怪的支出,数额不小,却无详细备注。(她秀眉微蹙,反复查看账本,心中疑惑顿生,眼神中透露出警惕)她立刻拿着账本去找账房先生,与账房先生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账本,她指着账本上的那笔账目,认真说道:“先生,此处似乎有些出入,这一笔账目,与上月的明细对不上,且并无详细说明,还请先生再仔细核对一番。贾府如今力求繁荣,每一笔账目都关乎着府中的兴衰,可马虎不得。”账房先生赶忙点头称是,重新翻阅账本,仔细核算起来。然而,账房先生翻来覆去查看了许久,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紫鹃心中愈发笃定这笔账目有问题,(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语气中透着谨慎与沉稳)“先生,此事非同小可,容我去回了林姑娘,再做定夺。”说罢,便匆匆前往黛玉处。黛玉听闻后,与紫鹃一同细细询问账房先生,又派人去相关各处查访。
在查访过程中,紫鹃带着几个得力的下人,穿梭于府中的各个角落。他们先是询问了负责采买的小厮,又查找了近期的出入库记录,然而并未发现明显线索。(紫鹃秀眉紧锁,心中思索着可能的方向)她意识到此事或许并非表面这般简单,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缘由。于是,她决定从与贾府有经济往来的几家商铺入手调查。紫鹃亲自前往那几家商铺,以温婉却坚定的态度询问掌柜。掌柜们起初有些含糊其辞,但在紫鹃的巧妙追问下,终于透露出一些端倪,此事似乎与府中一位远亲的借贷有关,但其中细节模糊不清,且涉及一些敏感的人情往来。(她心中暗自警惕,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可能会给贾府带来麻烦)紫鹃一边协助黛玉继续调查,一边思索如何在严守机密的同时,妥善处理此事。她查阅了以往的相关文书,试图寻找线索,又悄悄询问了一些知晓内情的老管家,经过一番周折,最终查明原来是底下人办事疏忽,登记错了账目。
此事得以妥善解决,府中财务制度也因此更加完善。经此一事,紫鹃对贾府的内部关系和潜在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深知贾府表面繁华,实则内部经济管理隐患重重,往后自己在处理文书账目之事时,更需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可有丝毫懈怠。(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谨慎)她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守护好贾府的财务根基,为贾府的繁荣昌盛保驾护航。
一日,紫鹃整理完账目,来到宝玉书房,见宝玉正为一些琐事烦恼。紫鹃轻声道:“二爷,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不妨说与我听听,或许能帮您出出主意。”宝玉叹了口气,说道:“紫鹃,你也知道府里的事,千头万绪,我虽想帮忙,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紫鹃微笑着说:“二爷莫急,林姑娘管家有方,您若有心,平日里多听她的,在旁帮衬一二便是。就如这账目之事,看似琐碎,却关乎贾府兴衰,二爷若能多了解些,也能为林姑娘分担些压力。”宝玉点头道:“紫鹃,你说得在理,我明白了。”
且说林黛玉,在三位妾室的协助下,治家愈发得心应手。一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潇湘馆的书案上。林黛玉正坐在案前,手持书卷,细细品读。这时,贾宝玉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轻声说道:“林妹妹,你整日为府中之事操劳,也该歇歇了。”黛玉抬眸,见是宝玉,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笑道:“宝哥哥,你来了。府中诸事繁杂,我若不尽心,又怎能让贾府重现往日辉煌,走向繁荣昌盛呢。”
宝玉走到黛玉身边,轻轻坐下,看着她略带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道:“妹妹的心思我都懂,只是切莫累坏了自己。我瞧着你近日为府中之事费心费力,心中着实不忍。”说着,伸手轻轻为黛玉捋了捋耳边的发丝。黛玉微微红了脸,嗔道:“宝哥哥,你又打趣我。我既担了这责任,自然要全力以赴。倒是你,平日里也该多帮衬着些,咱们夫妻二人携手,方能让贾府越来越好。”
宝玉点头称是,说道:“妹妹放心,我虽不擅这些俗务,但也会尽我所能。前儿我见府中花园有些荒废,想着找些工匠来修缮一番,也好让府中添些生气。”黛玉听闻,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说道:“宝哥哥此举甚好,府中的园子若能修缮一新,也能彰显贾府的繁荣气象。只是此事还需仔细筹划,莫要浪费了银钱。”宝玉笑道:“妹妹虑事周全,我都记下了。”
二人相视一笑,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片温馨祥和的景象。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他们共同憧憬着贾府繁荣昌盛的未来。
晚间歇宿之时,袭人、晴雯、紫鹃三人又聚在一处,互相推让着今晚该谁去侍寝。袭人轻声道:“林姑娘近日为府里操持,身子瞧着有些乏累,今晚还是让二爷去陪林姑娘吧,咱们也能让他俩多聚聚。”晴雯点头道:“我也觉得,二爷和林姑娘感情深厚,多些相处,也能让林姑娘宽宽心。”紫鹃也笑道:“正是这个理,只有他俩和睦,府里才能更兴旺。”
只有在林黛玉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她们才会轮流和宝玉侍寝。
某一日,黛玉偶感风寒,卧病在床。袭人心疼不已,忙前忙后地照顾,煎药、递水,片刻不离左右。到了晚间,晴雯和紫鹃也来到潇湘馆,看着病中的黛玉,皆是满脸担忧。晴雯轻声对袭人说:“姐姐,你今日也累了一日,要不今晚我来侍寝,你回去歇着。”袭人摇头道:“你平日里性子急,照顾人怕是不够细致,还是我来吧。你和紫鹃妹妹也别争了,明晚后晚再轮你们。”紫鹃在一旁也劝道:“袭人姐姐,你虽心细,但也别累坏了自己,咱们轮流着,都能搭把手。”最终,还是袭人留下侍寝。
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见宝玉正坐在黛玉床边,握着黛玉的手,满脸关切。袭人轻声道:“二爷,您也累了一日,早些歇着吧,我在这儿守着林姑娘。”宝玉抬头看了看袭人,说道:“袭人,辛苦你了。林妹妹病着,我实在放心不下。”袭人微笑着说:“二爷放心,林姑娘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早日康复。您若累垮了,林姑娘醒来瞧见,怕是又要忧心了。”宝玉这才起身,在旁榻上和衣而卧。
夜间,袭人每隔一会儿就起来看看黛玉的状况,为她掖掖被角,探探额头的温度。黛玉在睡梦中微微呓语,袭人赶忙凑近,轻声安抚:“林姑娘,别怕,我在这儿呢。”第二日清晨,黛玉悠悠转醒,瞧见袭人面容略带疲惫,眼中却满是关切,心中感动不已,轻声说道:“袭人,辛苦你了。”袭人笑道:“林姑娘快别这么说,您早日康复才是要紧事。”
待黛玉病情稍有好转,轮到晴雯侍寝。晴雯平日里虽性子直爽,但此刻也是小心翼翼。她将熬好的药端到床边,轻声唤道:“二爷,林姑娘,该喝药了。”宝玉接过药碗,坐在床边,一勺一勺地喂黛玉喝药。晴雯在一旁看着,心中想着,等林姑娘病好了,府里又能像往常一样,大家齐心协力为贾府的繁荣努力。
又过了几日,紫鹃来侍寝。她趁着宝玉和黛玉闲聊的间隙,说道:“二爷,林姑娘,如今府里在您二位的带领下,还有我们帮衬着,诸事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这贾府家大业大,往后要操心的事儿还多着呢。”黛玉微微点头,说道:“紫鹃说得是,咱们万不可掉以轻心。宝哥哥,咱们还需更加用心才是。”宝玉握住黛玉的手,坚定地说:“妹妹放心,有你和袭人、晴雯、紫鹃相助,我定会和你一同努力,让贾府愈发昌盛。”
在这三位妾室尽心尽力的协助与照顾下,林黛玉和贾宝玉夫妻二人愈发恩爱,共同为贾府的大小事务操劳。府中的奴仆们见主子们如此齐心,也都更加勤勉,恪守规仪。一时间,贾府上下呈现出一片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景象,仿佛那繁荣昌盛的未来已在不远处招手。每至节庆,贾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各方宾客往来不绝,无不称赞贾府的兴旺气象,而这一切,皆离不开众人的齐心协力与默默付出。
正是:
红楼三艳助当家,各展所长理府衙。
柔袭筹谋安内眷,勇晴肃纪正偏差。
紫鹃细理文书账,黛玉明察岁月嘉。
奴仆倾心勤事务,荣国府里绽繁花。
夫妻携手同筹计,妾室帮扶绽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