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回 遭变故板儿巧姐归乡 恤孤老姥姥再进贾府(第2页)
众人又来到王夫人住处。王夫人正在佛堂虔诚念经,身着一件深紫色锦缎旗袍,外披一件浅灰色披风,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手中捻着一串佛珠。听得下人禀报,赶忙停下手中念珠,出来相见。众人又将此事复述一遍。王夫人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说道:“巧姐有此善心,是她的造化。刘姥姥也曾为府里带来不少欢乐,如今她遭此大难,咱们帮衬一二也是应该的。就依了巧姐吧。”
本以为此事就此定下,不想,就在众人准备去接刘姥姥时,却生出一段波折。那府里有个爱嚼舌根的婆子,听闻此事后,竟在园中与几个丫鬟议论起来,说什么巧姐此举不过是沽名钓誉,刘姥姥一个乡下婆子,进了府怕是要搅得府里不得安宁。这话不知怎的,竟传到了邢夫人耳中。邢夫人本就与王熙凤有些不睦,听闻此事,便想着借机发作一番。
(邢夫人身着一件宝蓝色绫子衣裳,头戴一支翡翠簪子,面色阴沉地来到正厅,恰逢林黛玉也在。邢夫人眼神扫过众人,冷哼一声)邢夫人见到众人,冷笑道:“听说巧姐要接那刘姥姥进府同住,这事儿怕是不妥吧。那刘姥姥粗鄙不堪,进了府成何体统。”王夫人微微皱眉,说道:“巧姐也是一片孝心,刘姥姥又曾对府里有恩,帮衬一下也是应该的。”邢夫人却不依不饶,说道:“哼,她有孝心,难道咱们就没有?可也得顾全府里的规矩和体面。”
林黛玉见此情景,心中一转,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款步走到邢夫人面前,轻声说道:“大舅妈,您所言极是,府里的规矩和体面自然是要顾的。只是这刘姥姥,虽说来自乡下,可当初进府,给老太太讲那些乡间趣事,让老太太开怀了许久呢。老太太在时,对刘姥姥也颇为喜爱,如今她遭此大难,若咱们坐视不管,旁人知晓了,难免会说咱们贾府凉薄,倒损了府里的名声。再者,板儿又入赘贾府,巧姐也是一片孝心,若能遂了她的愿,也能让老爷太太面上添光,显咱们贾府上下和睦,重情重义,岂不更好?至于刘姥姥进府,咱们安排妥当便是,将她安置在田庄,与府里内宅相隔,断不会让她扰了府里的规矩。而且,刘姥姥还能给庄上的孩子们讲些乡间故事,为府里添些别样的生气。”
邢夫人听了林黛玉这番话,心中暗自思忖,觉得她所言也在理,若真因这事儿落个贾府凉薄的名声,反倒不美。再者,林黛玉如今当家,话说得这般周全,自己再争执下去,反倒显得自己不通情理。于是,邢夫人脸色稍缓,说道:“既然林姑娘都这么说了,那便依了巧姐吧。”
得了众人的应允,林黛玉笑着对贾巧说道:“如此,你便放心吧。咱们这就去接刘姥姥来。”贾巧和板儿大喜过望,赶忙拜谢众人,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当下,众人又来到刘姥姥家。刘姥姥正坐在屋中暗自垂泪,形单影只,孤苦凄凉。见众人前来,忙起身相迎,眼中满是疑惑与期待。王熙凤走上前,拉着刘姥姥的手,亲切说道:“姥姥,巧姐心疼您往后无人照料,想接您到庄上同住。老爷、太太和林姑娘都已应允,您就跟我们走吧。”
刘姥姥眼中满是感激与惊喜,泪水再次涌出,顺着那饱经风霜的脸颊滑落。她颤抖着声音说道:“老身何德何能,能得你们如此关照。罢了,老身这把老骨头,就跟着巧姐去,也好有个依靠。”
于是,众人收拾了刘姥姥的细软,搀扶着她一同回到贾府。一路上,刘姥姥看着熟悉的景致,心中五味杂陈。想当初自己初次进府,懵懂无知,如同那乡野间未见过世面的村妪,如今历经诸多变故,心境已然不同。但见贾府众人依旧待她如此宽厚,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暖流。
回到贾府后,贾巧和板儿将刘姥姥安置在田庄一处整洁的小院中。小院虽不大,却收拾得温馨雅致,窗明几净。院中有几株花木,此时正值花期,娇艳欲滴,香气扑鼻,沁人心脾。刘姥姥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感动,口中不住念叨着:“老天爷保佑,让我遇到这么些好人。”
自此,刘姥姥便在贾府田庄住下。贾巧和板儿每日晨昏定省,悉心照料,关怀备至,宛如亲生父母一般。闲暇之时,刘姥姥依旧会给庄上的孩子们讲那些有趣的乡下故事,孩子们也依旧围在她身边,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且说这日,刘姥姥在小院中种了些从乡下带来的新鲜菜种,悉心照料,眼见着长出嫩绿的芽苗。她满心欢喜,想着等长成了,定要送些给贾府众人尝尝鲜。这一幕被前来探望的林黛玉瞧见,林黛玉笑意盈盈地走上前)林黛玉笑道:“姥姥,您这菜种得真好,想来定是别有一番风味。”刘姥姥忙笑着回应:“林姑娘,这都是咱乡下常见的玩意儿,您要不嫌弃,等长成了,您也尝尝。”林黛玉点头称好,又说道:“姥姥,您这乡间种菜的本事,倒让我想起好些田园诗作。不如我教姥姥认些字,日后姥姥也能看看那些有趣的诗。”刘姥姥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哎呀,林姑娘,老身哪有这福气,还能识字念书,那敢情好!”
自此后,刘姥姥与林黛玉之间,便多了这般文雅与质朴交融的互动。而庄上的年轻媳妇们,听闻刘姥姥来了,也常来小院串门。(一日,几个年轻媳妇簇拥着走进小院,看着刘姥姥摆在院中的一些乡下玩意儿,好奇不已)其中一个媳妇拿起一个手工编织的草篮,笑道:“姥姥,您这篮子编得可真精巧,看着怪有意思的。”刘姥姥忙介绍道:“这在咱乡下,都是用来装野菜的,姑娘们要是喜欢,老身再编几个给你们。”媳妇们纷纷称谢,一时间,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且看这贾府之中,众人因着一份善心,恤孤怜老,倒也添了几分温情暖意。只是不知这贾府日后又将生出何种事端,且听下回分解。
诗曰:
家遭变故痛亲离,巧姐慈悲念姥凄。
合议迎归同照料,田庄再绽笑欢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