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大鱼的小猫 作品

第一百七十八回 江南学艺探蚕桑 贾府植桑启新章(第2页)

 这日,贾巧正在农庄忙碌,忽闻下人来报,说是父亲贾琏已从江南归来。她心中大喜,忙不迭地撂下手中事务,一把拉住身旁同样在劳作的板儿,急切说道:“板儿哥哥,爹爹回来了,咱们快去见他,把地已开垦好的消息告诉他。”板儿见她如此心急,也不多言,只是笑着点头,任由贾巧拽着自己,二人脚步匆匆往府中赶去。

 一路行来,贾巧满心欢喜,脑海中已在想着如何将农庄上的诸事进展告知父亲,想着父亲听闻后的欣慰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板儿则在旁默默陪着,看着贾巧这般雀跃,心中也跟着欢喜。

 进得府来,贾巧凭着平日对父母行踪的了解,料定母亲王熙凤素日里常在账房算账,父亲此番归来,必定也在那里。于是,二人径直往账房而去。

 刚至账房门口,平儿眼尖,瞧见贾巧和板儿风风火火地赶来。她本想出言阻拦,想着二爷和二奶奶此刻兴许正忙着要事,贸然进去怕是不妥,便开口唤道:“巧姐儿……”然而,贾巧满心都念着见父亲,低着头只顾往前冲,竟是没听见平儿的呼喊。

 只见贾巧伸手径直推开门,一时间,屋内景象映入眼帘。却见贾琏正双臂环抱着王熙凤,二人靠得极近,神态亲昵。王熙凤脸上带着一抹娇羞的笑意,贾琏则在她耳边轻声说着什么,那模样,满是夫妻间的柔情蜜意。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贾巧瞬间愣在原地,脸颊“唰”地一下红到耳根。她万万没想到会撞见父母这般亲密的场景,心中又羞又窘,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板儿跟在身后,也被眼前景象弄得不知所措,尴尬地站在那里,眼神慌乱,不知该往何处看。

 平儿随后赶进来,见状也是一怔,忙笑着打圆场道:“巧姐儿,你这冒冒失失的,也不先通传一声。”王熙凤和贾琏这才回过神来,贾琏赶忙松开手,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佯装镇定地清了清嗓子。王熙凤则理了理鬓角的发丝,强作镇定道:“巧姐儿,你这急匆匆的,可是有什么要事?”贾巧这才回过神,结结巴巴地说道:“爹……爹爹,我和板儿……是想告诉您,农庄的地……已经开垦好了。”

 贾琏听闻,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忙说道:“巧姐儿、板儿,你们辛苦了。这地开垦好,便是成功了第一步,往后养蚕之事,还得继续用心。”贾巧和板儿忙点头称是。

 王熙凤也缓过神来,恢复了平日里的精明模样,说道:“你们俩办得不错,这地开垦得及时,想来往后的蚕桑之事便能顺利推进。只是,这养蚕工序繁杂,还需多多用心才是。”

 贾巧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鼓起勇气说道:“母亲,我和板儿在农庄,每日都盯着,也跟庄户们学了不少。往后的事儿,我们定不会懈怠。”

 板儿憨笑着挠挠头,说道:“是啊爹爹,娘亲,我和巧姐儿都想着,一定要把这事儿办好,让贾府越来越好。”

 贾琏看着这小两口,心中满是欢喜,说道:“有你们这份心就好。如今你宝叔叔和我从江南带回了不少专业的桑农,也学到了许多养蚕缫丝的窍门,待与你们细细说过,你们便更明白了。”

 王熙凤接口道:“正是,这养蚕之事,从蚕种的挑选、桑叶的采摘喂养,到蚕茧的收成、缫丝织绸,每一步都马虎不得。你们可得跟着工匠们好好学。”

 贾巧乖巧地应道:“母亲放心,女儿记下了。”

 随后,贾琏又与贾巧、板儿说起在江南的见闻,从桑树种植基地的繁茂景象,到养蚕工坊里蚕儿吐丝结茧的奇妙过程,以及缫丝织绸的精湛技艺,说得绘声绘色。贾巧和板儿听得津津有味,心中对未来的蚕桑事业充满了憧憬。

 且说贾府因贾琏与贾宝玉顺利归来,还带回诸多养蚕缫丝的关键助力,阖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遂决定摆下宴席,一来为二人接风洗尘,二来庆贺此番江南之行收获颇丰。

 这日傍晚,贾府的正厅内张灯结彩,华烛高照。厅中摆满了桌椅,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香气四溢。众人依序落座,贾琏与贾宝玉坐在主宾之位。王夫人端坐主位,神色中透着几分欣慰,目光慈爱地看向二人,说道:“此次你们二人南下,一路辛苦,能顺利带回这些有用的人和法子,当真是为贾府立了大功。”

 贾琏赶忙起身,恭敬说道:“婶婶过奖了,这一路多得宝兄弟相伴,又承蒙姑父相助,才得以顺遂。况且,这往后的路还长,蚕桑之事若想成功,还需阖府上下齐心协力。”

 贾宝玉也笑着说道:“母亲,一路上我和琏二哥见识了许多,对这蚕桑之事也有了不少想法,往后定与大家一同努力,让贾府越来越好。”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时间,厅内气氛热烈非凡。

 宴席间,众人推杯换盏,笑语不断。王熙凤在一旁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宜,一面招呼着众人吃喝,一面又想着从江南带来的桑农住处是否安排妥当。待众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熙凤轻声吩咐平儿,再去查看一番桑农们的安置情况,务必让他们住得舒心。

 用过晚宴,王熙凤又亲自去看了桑农们的住处。但见那几间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床铺桌椅一应俱全,屋内还燃着熏香,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桑农们见王熙凤前来,赶忙起身相迎,连声道谢。王熙凤笑着说道:“各位师傅远来是客,贾府多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海涵。明日便要劳烦各位师傅去农庄,指导众人养蚕缫丝之事,还望各位师傅不吝赐教。”

 为首的桑农忙说道:“二奶奶客气了,既受了林大人的托付,又蒙贾府盛情相邀,我等定当尽心尽力,不负所托。”

 王熙凤又与桑农们说了些养蚕的细节,叮嘱他们早些休息,这才离开。

 回到房内,贾琏已在等候。王熙凤将安排桑农的事告知贾琏,贾琏点头道:“你做事,我向来放心。只是这养蚕缫丝,关乎贾府兴衰,往后的日子,咱们还得处处小心,事事留意。”

 二人又商议了许久,才各自安歇,只盼着明日诸事顺遂,贾府的蚕桑事业能迈出坚实的一步。不知明日在桑农的指导下,贾府的养蚕之事会有怎样的进展。

 第二日,来到农庄,众人望着那已开垦好的农田,眼中满是期待与憧憬。在专业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庄户们开始种植桑树苗。只见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桑树苗放入挖好的坑中,轻轻扶正,再缓缓填土,而后提来清水,仔细浇灌,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生怕有丝毫闪失。一位专业人员在旁认真指导着庄户,说道:“这桑树苗种下后,头几日要多浇些水,让它尽快适应新环境,待它扎根稳了,便可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巧姐与板儿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听着,将这些要点牢记于心。

 日头渐高,劳作的众人早已汗流浃背。巧姐瞧着心疼,赶忙回屋精心煮了一大锅糖水。她用木勺轻轻搅拌着,看着那晶莹的糖粒在水中慢慢融化,脸上满是温柔。待糖水稍凉,她便提着一大壶,带着碗碟,匆匆来到田间。

 “大伙都歇一歇,喝口糖水解解渴。”巧姐笑着招呼大家。庄户们纷纷围过来,接过糖水一饮而尽,直夸巧姐心善。

 板儿也放下手中的活,走到巧姐身边。巧姐舀了一碗糖水,轻轻递到板儿面前,柔声说道:“累坏了吧,快喝口。”板儿接过碗,看着巧姐被汗水浸湿的鬓发,心中满是怜惜,他伸手轻轻为巧姐捋了捋头发,说道:“你也辛苦,跟着我一起忙活。”两人相视一笑,那温情的画面,仿佛让周围的春光都变得更加明媚了。随后,板儿又干劲十足地投入到栽桑树苗的工作中,巧姐则继续在一旁帮忙照料。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桑树苗很快便种植完毕。微风轻轻拂过,嫩绿的树苗轻轻晃动,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新生命的希望与憧憬。贾府的这场农桑之变,能否真的为其带来转机,重铸往日辉煌?一切皆未可知,且听下回分解。

 评诗一首:

 江南三月探蚕桑,学艺归来意未央。

 贾府植桑开富路,且期佳讯满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