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回 蚕茧丰饶绽瑞光 产销谋变意彷徨
话说贾府上下,自投身于蚕事以来,人人皆殚精竭虑,将那蚕儿视作心头至宝,悉心照料。每日里,众人穿梭于蚕房之间,恰似呵护襁褓中的婴孩,眼神中满是关切与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迎来了蚕茧的大丰收。
且说蚕儿结茧之时,那场景当真是奇妙非常。蚕房内,一片静谧,唯有蚕儿吐丝时发出的细微沙沙声,仿若轻柔的乐章。只见那一条条肥硕的蚕儿,在经历了数次蜕皮之后,已然到了结茧的时节。它们缓缓蠕动着圆润的身躯,开始寻觅合适的结茧之所。
有的蚕儿沿着蚕匾的边缘,一点点地吐出洁白的丝缕,将自己层层包裹;有的则在蚕架的角落里,精心构筑着自己的“小窝”。它们的动作看似缓慢,却有条不紊,那丝缕从它们的口中源源不断地吐出,越缠越厚,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小巧而精致的茧子。
起初,茧子还略显轻薄,能隐隐瞧见蚕儿在其中忙碌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茧子愈发厚实,颜色也愈发洁白如雪。不多时,整个蚕房便仿佛被一场大雪覆盖,一片银白,煞是好看。
待到采摘蚕茧之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农庄之上,给这片忙碌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林黛玉、王熙凤、李纨与贾探春一行人,兴致勃勃地来到庄园。
步入蚕房,眼前那堆积如山的雪白蚕茧,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王熙凤率先开口,眼中满是惊喜与欣慰,说道:“瞧瞧这蚕茧,颗颗饱满,色泽莹润,当真是咱们贾府上下心血的结晶啊!”
李纨亦微笑着点头,说道:“是啊,自养蚕以来,每日都盼着这一刻,如今见这丰收之景,往日的辛劳都化作了欢喜。”
贾探春走近蚕茧堆,轻轻捧起几个蚕茧,仔细端详着,赞叹道:“如此佳品,拿到市集上,定能卖出好价钱,咱们贾府也算是寻到了一条振兴之路。”
林黛玉则微微仰头,目光在蚕茧间流转,轻声说道:“这蚕儿吐丝结茧,恰似将自己的心血凝于其中,而咱们贾府众人的心血,也都在这一颗颗蚕茧里了。”
众人看着这丰收之景,心中满是欢喜,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讨论着,欢声笑语回荡在蚕房之中。
王熙凤兴致颇高,提议道:“今日见这蚕茧丰收之盛景,姐妹们何不作诗一首,以记今日之喜?”众人纷纷称好。
李纨略一思索,率先吟道:“蚕儿勤勉吐丝忙,茧似银珠映日光。贾府今朝添锦绣,他年兴盛韵悠长。”此诗一出,众人皆赞其立意甚佳,既描绘了蚕儿结茧之景,又寄托了对贾府未来的美好期许。
贾探春也不示弱,稍作沉吟,吟道:“雪茧盈仓映眼眸,辛劳换得喜丰收。产销若得新途畅,重振家门愿可酬。”诗句中尽显对贾府通过蚕桑产业重振家业的期盼。
林黛玉轻移莲步,至窗前,望着那满园的桑林,思绪飘飞,而后轻声吟道:“蚕茧如雪映桑园,心血凝丝意万千。盼得产销开富路,贾府辉煌再续篇。”其诗婉转悠扬,充满了对贾府未来的憧憬与祝愿。
王熙凤听了,笑着说道:“林妹妹的诗,总是这般清新雅致,又饱含深意。咱们贾府有姐妹们这般才情,何愁不能兴盛。”众人皆笑,气氛欢快而融洽。
在贾府众人满心期待中,蚕茧售卖之日终是来临。天还未亮透,墨蓝的天幕上还挂着几颗残星,庄上众人便已忙碌起来。他们借着熹微的晨光,小心翼翼地将堆积如山的蚕茧一筐筐抬上马车。每一颗蚕茧都凝聚着众人的心血,在淡淡的晨曦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所承载的希望。
王熙凤亲自坐镇指挥,她身着一件月白绫子的窄袖褙子,下着葱绿撒花软烟罗裙子,显得精明干练。只见她手持一本账册,目光敏锐地扫视着每一个细节,不时开口叮嘱:“都仔细着些,莫要碰坏了蚕茧。这些可都是咱们的心血,卖个好价钱,贾府上下就都指着它们呢!”众人齐声应和,手上动作愈发谨慎。
待一切准备妥当,车队缓缓启程,向着市集进发。一路上,车轮滚滚,扬起阵阵尘土。随着距离市集越来越近,喧闹声也逐渐清晰可闻。
当贾府的车队抵达市集时,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市井气息。王熙凤指挥着众人将蚕茧摊位布置好,那一堆堆雪白的蚕茧在阳光下耀眼夺目,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
不多时,一位身着锦缎长袍的丝商踱步而来。他头戴瓜皮小帽,帽檐下一双眼睛精明而锐利,在蚕茧堆上停留片刻后,拿起一颗蚕茧,放在手中反复端详,又凑近仔细查看色泽,而后轻轻剥开一点,观察内部丝质。他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惊喜:“贾府的这批蚕茧,果然名不虚传。瞧这质地,洁白细腻,丝质坚韧,实乃上乘之品。不知贾府此番开价几何?”
王熙凤见状,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报出一个价格。那丝商微微皱眉,似乎觉得价格稍高,开始与王熙凤讨价还价起来:“二奶奶,这价格嘛,虽说这蚕茧品质确实不错,但如今市面上蚕茧也不少,您看能否再降一降?”
王熙凤却丝毫不为所动,她轻抬下颌,自信满满地说道:“这位老板,您也是行家,自然看得出这批蚕茧的品质。我们贾府用心培育,这质量可不是寻常蚕茧能比的。这个价格,已经是很公道了。况且,您若是拿了这批蚕茧回去,制成丝绸,定能卖出好价钱,这其中的利润,您想必也清楚。”
就在二人僵持不下时,又有几位丝商围了过来。其中一位留着山羊胡的丝商拿起蚕茧看了看,也赞道:“确实是难得的好货。二奶奶,我们也不啰嗦,您再让些利,咱们痛痛快快成交。”
王熙凤心中暗自思忖,略作沉吟后,给出了一个稍作让步的价格:“各位老板,我也是诚意做生意,这个价格,已经是我能给出的底线了。大家以后说不定还有长期合作的机会,何必为了这一点小钱伤了和气呢?”
众丝商相互对视一眼,似乎都觉得这个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那位山羊胡丝商率先说道:“好,二奶奶爽快,我们也不多说了,就按这个价格,我要十筐。”其他丝商见状,也纷纷表示要购买。一时间,摊位前热闹非凡,众人忙着称重、算账、付款、装车,王熙凤在一旁指挥若定,平儿则在一旁帮忙记账,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随着蚕茧一筐筐被卖出,贾府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王熙凤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也满是欣慰。她深知,这批蚕茧的售卖,不仅是一次商业交易,更是贾府振兴的重要一步。而此次蚕茧的畅销,也让她对贾府未来的蚕桑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话说那蚕茧收购的一众商人,深知贾府在蚕桑一事上用心颇深,且王熙凤与林黛玉在贾府中举足轻重,为表诚意,特诚邀二人前往自家加工厂,参观蚕茧变布匹的奇妙过程。王熙凤与林黛玉商议一番后,欣然应允。
那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轻柔地洒在贾府的庭院中。王熙凤身着一件宝蓝色的绫缎褙子,上绣着精致的金线牡丹,下着一条月白色的百褶罗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显得雍容华贵又不失干练。林黛玉则身着淡粉色的锦缎长衫,外罩一件素色的薄纱披风,腰间系着一条淡紫色的丝带,愈发显得身姿婀娜,气质如兰。二人在一众丫鬟的簇拥下,登上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向加工厂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