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大鱼的小猫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七回 宝玉破敌奏凯旋 黛玉盼君终团聚

此后,黛玉每日除了操持家中琐事,便是在佛堂中虔诚祈福,又常常于窗前凝望北方,期盼着宝玉能早日传来捷报。

 

一日,玉澜与阿诗玛前来探望,见黛玉形容憔悴,心中十分担忧。玉澜说道:“母亲,您切莫太过忧虑,父亲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归来。您若一直如此,身子如何受得了。不如与我们一同去园中走走,散散心。”

 

黛玉微微摇头,说道:“你们的心意我明白,只是我实在无心赏景。你们在外面,若听到什么关于北疆战事的消息,记得早些回来告诉我。”

 

阿诗玛说道:“母亲放心,我们一有消息,定会即刻告知您。您也别总是一个人闷着,多和府中的姐妹们说说话,也好排解些忧愁。”

 

且说宝玉这边,派遣出去打探消息的将士归来,告知了敌军粮草囤积之地的详细情况。那粮草囤于一处山谷之中,四周地势险要,有重兵把守。宝玉与众将商议后,决定挑选军中最为精锐之将士,组成一支敢死队,趁夜突袭。

 

夜色深沉,敢死队身着黑衣,如鬼魅般潜行于山间。他们行动敏捷,悄无声息地接近敌军营地。然而,敌军也并非毫无防备,就在敢死队快要接近粮草囤时,被巡逻的哨兵发现,顿时喊杀声四起。

 

宝玉在远处见事已败露,当机立断,率领大军杀出,一时间,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宝玉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龙蛇舞动,所到之处,敌军纷纷落马。将士们见主帅如此英勇,士气大振,个个奋勇向前。

 

敌军虽奋力抵抗,但终究不敌宝玉所率之军的勇猛攻势。一番激战后,宝玉成功劫得粮草,敌军则伤亡惨重,狼狈逃窜。此役过后,宝玉军中粮草充足,士气高昂,对接下来的战事充满信心,只待时机成熟,便向敌军发起总攻,彻底将狄夷赶出边疆。

 

宝玉成功劫得粮草后,军中士气大振,营帐内一片欢腾。士兵们奔走相告,原本因粮草匮乏而略显压抑的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昂扬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念。

 

宝玉深知,此次劫粮虽胜,但敌军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必将有所动作。于是,他一面安排将士们妥善安置粮草,加强营地戒备,以防敌军突袭;一面与众将领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营帐中,烛火摇曳,众人围坐于地图前,神情专注。

 

一位副将指着地图说道:“将军,此次劫粮虽重创敌军,但他们势必会调集兵力,对我军展开报复。这周边地形复杂,敌军或会利用地势设下埋伏。”宝玉微微点头,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沉思片刻后说道:“不错,敌军狡诈,定不会轻易放过此仇。我们不可掉以轻心,需谨慎行事。我意以部分兵力佯装撤退,诱敌深入,再设下伏兵,将其一举歼灭。”众将听后,纷纷点头称是,皆赞此计甚妙。

 

与此同时,远在贾府的黛玉,心中仍时刻牵挂着宝玉。自收到宝玉书信后,她虽稍感宽慰,但又听闻北疆战事瞬息万变,心中的担忧丝毫未减。每日里,她除了诵经祈福,便是与紫鹃谈论宝玉在军中的情形。

 

这日午后,黛玉正坐在窗前,手持书卷,却无心阅读,眼神怔怔地望着窗外的翠竹,思绪飘向远方。紫鹃见状,轻声说道:“姑娘,您看这天气正好,不如出去走走,也能舒缓些心情。”黛玉轻叹一声,放下书卷,说道:“也罢,在屋里闷坐许久,倒也觉得烦闷。”

 

二人行至园中,园内繁花似锦,蝶舞蜂飞,一片春日盛景。然而,黛玉却无心欣赏,只是默默漫步。行至沁芳闸畔,见那落花随水漂流,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与宝玉往昔在此处共读西厢的情景,心中一阵酸楚。

 

紫鹃见黛玉神色黯然,忙岔开话题道:“姑娘,您瞧那边,香菱正与几位姑娘在那边斗草呢,好是热闹,我们过去瞧瞧吧。”黛玉抬眼望去,见香菱等人嬉笑玩耍,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说道:“罢了,我们且过去看看,也算是凑个趣儿。”

 

众人见黛玉来了,纷纷行礼。香菱笑着说道:“林姑娘,您来得正好,我们正斗草呢,您也来评评理。”原来,香菱与一位姑娘为了一株草的名目争论不休。黛玉微微一笑,说道:“我也不太懂这些,不过看着你们这般欢乐,倒也觉得有趣。”

 

正说着,远处传来小厮的声音:“林姑娘,府外来了个送信的,说是有要紧事找您。”黛玉心中一惊,忙与紫鹃匆匆赶回潇湘馆。

 

回到馆中,只见一个面色黝黑的男子站在厅中,见黛玉进来,赶忙行礼,递上一封信函,说道:“林姑娘,这是宝二爷托我带给您的信,二爷吩咐务必尽快送到您手中。”黛玉急忙接过信,手微微颤抖着拆开,只见信中写道:

 

颦卿如晤:

 

劫粮一役,幸得将士用命,大获成功,如今军中粮草充足,士气高昂,破敌之日可期。然敌军遭此重创,必不甘心,近日恐有大战。吾虽有破敌之策,然战事无常,生死难料。若吾有不测,望卿莫要过度悲伤,善自珍重。家中诸事,还望卿多多费心照料。

 

吾日夜思念卿,每念及与卿相聚之时,便觉心有所依,勇气倍增。只盼能早日平定战乱,与卿团聚,再续前缘。

 

宝玉敬上

 

[具体日期]

 

黛玉读完信,泪水潸然落下。她深知宝玉身处险境,虽信中言语坚定,但字里行间仍透露出对生死的担忧。紫鹃在一旁焦急地问道:“姑娘,信中说了什么?可是宝二爷有什么事?”黛玉摇摇头,哽咽着说道:“他……他说近日恐有大战,生死难料……”

 

紫鹃听了,也不禁落下泪来,劝慰道:“姑娘,您别太伤心,宝二爷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无事的。这不是还有破敌之策嘛,肯定能打胜仗的。”黛玉擦了擦眼泪,说道:“但愿如此……我只恨自己不能为他分忧,只能在此日夜祈祷他平安归来。”

 

此后,黛玉每日更加虔诚地在佛前祈福,祈求佛祖保佑宝玉平安。她心中默默念道:“佛祖慈悲,若能保佑宝玉平安得胜归来,黛玉愿一生吃斋念佛,行善积德……” 而此时的宝玉,正带领着将士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一场决定北疆局势的激战,即将拉开帷幕……

 

且说那宝玉身赴北疆,自劫得敌军粮草之后,便如肩负家国之重鼎,日夜殚精竭虑,于战事筹谋之上,不敢有丝毫懈怠。每至夜深人静,营帐之中,烛火摇曳,他便对着那军事舆图,蹙眉凝思,心中念及圣上所托,边疆百姓之苦,又忧战事瞬息万变,唯恐稍有差池,负了众人所望。(烛光映照着他坚毅而略带疲惫的面庞,那紧蹙的眉梢间,似凝聚着千般思虑 )

 

恰在此时,喜讯如春风般,不期而至。但闻朝廷所拨粮草,正浩浩荡荡,如一条蜿蜒巨龙,自远方奔腾而来,已至边疆。与此同时,十万援军亦如神兵天降,气势磅礴,随之前行。但见那运粮队伍,逶迤数里,粮车之上,粮草堆积如山岳,在日光映照之下,仿若闪耀着熠熠金光,散发着谷物特有的清香。援军则是军容严整,士气高昂,步伐整齐划一,“刷刷”之声,仿若战鼓擂动,军旗猎猎作响,于风中肆意招展,发出“呼呼”的呼啸,似在向敌军示威。汉军营地之内,顿时一片欢腾,士卒们欢呼雀跃,士气大振,人人皆觉破敌之日,已然近在咫尺,仿佛胜利的曙光,已穿透层层阴霾,洒落在这片热血的土地之上。

 

宝玉于中军大帐之内,神色凝重,召集诸将。大帐之中,烛火昏黄,光影摇曳,将虎皮帅椅上的宝玉,映照得愈发英姿勃发,英气逼人。(他剑眉斜飞入鬓,眼神中透着坚毅与睿智,面庞因长期的军旅磨砺,多了几分冷峻与沧桑,却更显男儿气概 )众将分列两旁,神色肃穆,身姿挺拔如松,宛如守护边疆的钢铁长城。宝玉身着玄色战甲,那战甲泛着幽冷的光泽,宛如夜幕下的寒星,更衬得他身姿矫健,英姿飒爽。他目光如炬,缓缓环视诸将,而后声若洪钟般说道:“诸位将军,今朝廷粮草与援军已至,我军士气正盛,恰似那弦上之箭,蓄势待发,此乃天赐良机,正是我等一鼓作气,大破敌军之时。狄夷蛮邦,向来狼子野心,屡屡犯我边疆,烧杀抢掠,涂炭生灵,致使我边疆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此番,定要将其赶出边庭,还我边疆黎民太平盛世!”(言罢,右手猛地一挥,那动作刚劲有力,仿佛要将敌军的嚣张气焰,彻底斩灭于无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