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第2页)

 “少废话!“吴管事从袖中掏出一本账簿,“这个月你已是欠了三担盐,再交不上,你也知道是什么下场!“

 赵大柱双膝一软跪下磕头:

 “求爷开恩!小女病着,家里实在艰难。“

 “病着?”吴管事眯起三角眼,脸上的两块肉挤在一起,露出令人不寒而栗的笑容,“在这盐场白吃饭?“

 赵大柱浑身发抖,拳头在身侧攥紧又松开:

 “爷,明日小的一定把盐补齐。“

 吴管事冷哼一声,一脚把人踹开,走向下一户。

 离得不远的李四赶紧过来把他扶起,凑着耳边道:

 “大柱哥,我那儿还有些存盐。”

 “你的盐也不是风刮来的。我再想想办法。“

 赵大柱摇头拒绝,正午的太阳毒辣似火,他只觉浑身发冷。

 远处盐课司高耸的围墙,那里囤积着足够全城人吃三年的官盐,而他们这些日夜劳作的灶户,却连给女儿抓药的钱都凑不出来。

 他的眼眶不由得又红了起来。

 “赵叔!我爹栽卤水池里了!“

 “来了!”

 “赵叔,能不能帮忙看看这水行不行?”

 “好。”

 忙忙碌碌的又是一日。

 等赵大柱在盐锅前开始煮盐的时候,中午时的悲愤早不知去了哪里。

 孙氏也忙完家里的事来了,在边上一桶一桶的滤着卤水,看不出颜色的粗布衣裳被盐水沤得发硬,双手泡得发肿。

 收盐的差役来时,赵大柱刚刚干完活,领着孙氏跪在边上。

 差役的官靴碾过盐粒,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多少?“

 “回老爷的话,二百三十斤上等雪花盐。“

 一把刀倏地刺向盐堆,挑起雪花一般的盐粒抛向空中。

 那差役唱道:

 “实收一百八十斤!“

 孙氏抬头想说话,却被赵大柱死死的拉住手,用指甲使劲按在掌心。

 等孙氏不再使劲,赵大柱额头重重磕在盐地上:

 “老爷说多少就是多少。“

 官靴后面还跟着一双牛皮靴子,吴管事的声音响起:

 “再扣二十斤抵那你欠的那三担的利息。”

 “是。吴管事。”

 等人走了,地上的盐堆装好被拉走。

 赵大柱跟孙氏才拖着脚步回家。

 万幸,荷姐儿没有继续发烧,已经挣扎着起来给爹娘做了晚饭。

 依旧是稀得看不到米粒的粥水,一人一块半巴掌大小的粗糠饼。

 一家三口围着还有余温的炉灶吃饭。

 赵大柱看着嘴唇发白的荷姐儿,又看了看孙氏肚子,那里又有了一个小生命。

 “明儿,明儿把西头的卤水悄悄运到王庄去。“

 孙氏手捂住了嘴,从指缝里透出短短一句话:

 “要杀头的。“

 灶膛里最后一点火星子啪地炸开。

 “总比饿死强。“

 话音刚落,外面有了动静。

 没有干活不肯多吃的荷姐儿赶紧出门,却见门口不远处蹲着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浑身上下挂着盐花的汉子。

 “爹,是傻子。”

 “给他一碗粥水吧,今儿个是他跳进卤水池里救人,”

 “好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