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以一家如一国来比拟,老太太收拾刁奴跟皇家收拾贾家,一个道理。

 刁奴被老太太视为荣国府的蛀虫。

 荣国府未尝不被皇家视为蛀虫。

 皇帝朝廷里的这些卡拿索要的文武百官,岂不也跟荣国府家中那些管事奴仆一般。

 皇家要清理门户,跟贾母当时清理荣国府的一样,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才能肃清局面,否则刁奴兴许成了恶奴。

 贾琏佩服自己这位姑丈。

 说起来,姑丈跟他一般也是世家子弟,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

 可他读书,明大义。

 他如今做的,是让整个国家中间少些盘剥的事,让这一国的普通老百姓,都能过上普通的日子,哪怕自己身处险境也在所不惜。

 不像自己,只是为了贾家而来扬州。

 今天林如海跟黄玉林他们聊的便是最后一件为了朱朝的大事。

 他也是在过了年以后才知道,姑丈步子迈得这么大。

 可如果不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完,就有可能一直做不成。

 难怪!

 难怪姑丈跟姑姑都会死在任上,只留下一个孤女。

 一个没有什么依仗便孤身赴任试图颠覆原来盐政这块肥肉的年轻人;

 一个还没彻底把控朝政提供强有力支持的皇帝扔出来的孤臣。

 他不死谁死呢?

 这次,说不好,大家真的都得死一死。

 他无所谓。

 可王熙凤跟王熙凤肚子里的孩子呢?

 王家应该是不会护着她了。

 王大太太说要来,到这会也没来。

 愁死他得了!

 早知道,不知道那么多就好了,混吃等死也不亏。

 今晚跟林如海面谈的这两位,估计也会跟他一般睡不着了。

 即便这么想,贾琏还是睡了过去。

 还能如何呢!

 不睡也解决不了问题。

 ~~~

 翌日一大早。

 送走贾琏。

 十分了解贾琏的王熙凤便去了贾敏那边探听消息。

 贾敏知道王熙凤能扛事,见她问起,倒也不隐瞒。

 新年伊始,林如海打算动的是食盐买卖的专商引岸法。

 所谓专商引岸,便是朱朝疆域内的食盐买卖从建朝时,便已经划好了指定的州府。

 朱朝盐产区有十一个。

 长芦,山东,两淮,浙江,广东,福建,河东,陕甘,四川,云南,奉天。

 这十一个盐产区的盐,都划了固定的销盐区。

 比如长芦销直隶、河南;

 山东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

 两淮销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

 等等。

 盐商只能在规定的盐场买盐,然后在规定的地区销盐。

 如有越界的行为,盐商跟买盐的百姓,都会被严惩。

 所以一省之内会同时并销几个产区的盐,州府之下的县乡,也有来自不同产区的盐。

 本来,划片销盐也没什么不合理,不过是就近,大家方便的事。

 可实际上,却是舍近求远、舍贱求贵。

 贾敏说完大方向,便给举了个实际的例子。

 “像镇江府,原本该是两淮供盐,可实际上,他们吃的都是浙江的盐。一斤盐十八文。咱们扬州,与镇江一江之隔,一斤盐十文钱。”

 王熙凤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