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

第12章 界碑重立

市纪委的通报下来那天,阳光格外好,暖洋洋地洒在身上,驱散了多日的阴霾。

 小周在办公室的玻璃板上又压了张字条,“行止有界,心之所向”八个字被阳光晒得暖黄,每个笔画里都透着光,明亮而坚定。

 她工牌里的照片换了新的,是自己举着“优秀文书”奖状笑,马尾辫上的麦秸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朵小小的野菊花,清新又有活力。

 我去省城接儿子放学。

 幼儿园门口挤满了家长,孩子们像群刚出笼的小鸟,扑向各自的父母,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儿子看见我,手里的奥特曼卡片掉在地上,不顾一切地扑进我怀里,小小的身体紧紧抱着我的脖子,书包上的挂件硌着我的肋骨,生疼却踏实。

 “爸爸,老师说你是英雄!”他仰着小脸,缺了颗门牙的笑容像道阳光,照亮了我心里的每个角落,“小朋友们都羡慕我有个厉害的爸爸!”

 苏晴站在不远处,米白色的风衣被风吹得鼓起,像只展翅的蝶,优雅而温柔。

 她手里的保温桶冒着热气,我闻出是东洛县毛尖的清香——是我喜欢的明前茶,带着点春天的清冽。

 “林婧的父亲来了,”她走到我身边,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说想请你吃顿饭,谢谢你把真相揭开,让孩子们能安息。”

 我抱着儿子,看向苏晴的眼睛,里面没有了之前的怨怼,只有理解和暖意。

 “走吧,”我牵起她的手,“该见见老人家,也该跟他说声抱歉——没能早点护住林婧姐弟。”

 饭店包间里,林婧的父亲正对着窗外发呆。

 他比上次见面时更显苍老,鬓角又添了些白发,手里摩挲着个旧相框,里面是林婧和林砚的合照。

 见我们进来,他慌忙起身,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眼里瞬间涌满了泪。

 “李书记,”他的声音哽咽,握着我的手不停颤抖,“谢谢你,真的谢谢你......林砚的骸骨已经确认了,下周就能入土为安,姐弟俩终于能团聚了。”

 我看着他手里的相框,照片里的林婧穿着省规划院的工作服,笑得眉眼弯弯,林砚举着奥特曼卡片站在她身边,少年的脸上满是骄傲。

 这对姐弟,用生命守护的正义,终于在这一刻有了归宿。

 “林叔,这是我该做的。”

 我递给他杯热茶,“他们都以为,跨过界线能得到更多,却不知有些界线,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守住了底线,才能睡得安稳。”

 林父抹了把泪,从口袋里掏出张字条,是林婧的笔迹,娟秀有力:“行止有界,心之所向。”

 纸张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摩挲过。

 “这是她从你乡镇文书时期的笔记上描下来的,”林父把字条轻轻放在桌上,他从布包里掏出个塑料文件袋,里面是份泛黄的调研报告复印件,标题是《东洛县乡镇生态保护规划》,落款“李谨,2005年”。

 复印件末尾“行止有界,心之所向”被红笔圈住,旁有林婧小字批注:“2018年省院档案室复印,字如其人。”

 “她调来东洛前就查过你资料,”林父指尖划过红圈,“说你在乡镇为保林地跟开发商拍过桌子,那时候她就说,你是能守界线的人。”

 我看着复印件上洇开的蓝墨水,想起当年写报告时钢笔漏墨的样子,原来有些字真的会被人记住。

 他指尖在字迹上慢慢划过,像是在触摸女儿的温度,“她总说,这句话写得好,是她在东洛见过的最干净的字。她说你是个好人,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