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四大名着: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第2页)
贾母叹了口气:“男人家三妻四妾是常事,你偷偷摸摸也就罢了,偏要闹得人尽皆知。凤丫头,你也别气了,琏儿我替你教训了,这事就算了了。”
凤姐虽不甘心,却也不敢违逆贾母,只得作罢。
可事情并没有结束。次日一早,就传来消息:鲍二家的上吊自尽了。她男人鲍二闹到府里,要贾府给个说法。贾琏怕事情闹大,偷偷给了鲍二几十两银子,才算把事压下去。
凤姐本就有孕在身,经此一闹,又气又吓,当晚就动了胎气,下身流出鲜血。请来太医一看,说是孩子没保住,还伤了根本,以后怕是难再生育了。
凤姐躺在病床上,摸着空荡荡的肚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她争强好胜了一辈子,算计了一辈子,到头来,连个孩子都保不住。平儿守在床边,给她擦眼泪:“奶奶别伤心,身子要紧。”
凤姐握住平儿的手,这才想起昨日打了她,心里一阵愧疚:“平儿,昨日是我不对,你别记恨我。”
“奶奶说的哪里话。”平儿笑道,“我知道奶奶是气糊涂了。”
宝玉听说凤姐小产,来看望她,见她形容憔悴,心里也不好受。“嫂子,你要好好养身子,别想太多。”
凤姐点点头,看着宝玉,忽然道:“宝二爷,你是个好孩子。这府里,也就你真心待我们这些人好。”她顿了顿,“只是这世道,好人未必有好报,你往后,也要当心些。”
宝玉没听懂她的话,只觉得心里闷闷的。他走出凤姐的院子,见阳光明媚,桂花开得正盛,可这荣国府,却像是被一层乌云笼罩着,让人喘不过气。
贾母为了给凤姐冲喜,也为了求菩萨保佑贾府平安,决定去清虚观打醮。消息传开,府里又忙了起来,准备法器、供品,挑选随行的人。
宝玉听说要去清虚观,想起去年在那里见的张道士,还有那些有趣的玩意儿,顿时来了精神。黛玉却不大想去,她身子弱,怕累着,也怕见那些三姑六婆,说些闲话。
“去吧,去吧。”宝玉拉着她的手,“那里的梅花糕可好吃了,我给你买。”
黛玉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好答应。
出发那天,浩浩荡荡的队伍从荣国府出发,马车、轿子排了好几里地。贾母坐在最前面的轿子里,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等人的轿子跟在后面,一路说说笑笑,倒也热闹。
到了清虚观,张道士带着众道士迎出来,对着贾母打躬作揖:“老太太福寿安康,真是菩萨保佑。”
贾母笑道:“有劳你了,张道士。”
众人在观里烧香拜佛,宝玉却拉着黛玉,跑到后院看鸽子。那些鸽子羽毛雪白,在阳光下飞得盘旋,像一团团白云。
“你看,它们多自由。”黛玉望着鸽子,轻声道。
“等咱们老了,也找个这样的地方,养些鸽子,种些花,好不好?”宝玉说。
黛玉脸一红,嗔道:“胡说什么,谁要跟你一起老。”
两人正说着,张道士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金麒麟,递给宝玉:“这是前日一位施主留下的,说要是遇到有缘人,就送给他。我看宝二爷跟这麒麟有缘,就收下吧。”
宝玉接过麒麟,见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很是喜欢,戴在脖子上。湘云恰好路过,见了麒麟,嚷道:“这麒麟跟我的那个很像!”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果然和宝玉的差不多,只是小了些。
众人见了,都笑着说他们有缘分。黛玉看着那对麒麟,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转身往别处去了。
宝玉见黛玉走了,也没心思再玩,追了上去。“林妹妹,怎么了?”
“没什么。”黛玉淡淡道,“只是有些累了,想回去了。”
宝玉知道她定是又多心了,连忙解释:“那麒麟就是个玩意儿,我跟云丫头就是兄妹,你别多想。”
黛玉没说话,只是往前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她的脸上,明明灭灭的,像她此刻的心情。
贾母在观里求了签,都是上上签,心里很高兴,又让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张道士说了几个姑娘,贾母都不满意,说要“亲上作亲”。这话一出,宝钗的脸微微红了,黛玉的头却埋得更低了。
宝玉听说要给他提亲,吓得拉着贾母的手:“外祖母,我不要娶亲,我就要跟姐妹们在一起。”
贾母笑道:“傻孩子,哪有不娶亲的道理。等你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从清虚观回来,黛玉就病倒了,躺在床上,茶不思饭不想。宝玉天天来看她,给她讲故事,逗她笑,可她总是闷闷不乐。
宝玉知道她是为提亲的事烦心,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守在她身边,默默陪着。
荣国府的桂花还在开,香气弥漫在每个角落,可这香气里,却似乎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凤姐还在病着,贾琏老实了许多,府里暂时平静下来,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平静,只是暂时的。
宝玉站在潇湘馆的窗前,看着黛玉沉睡的容颜,心里暗暗发誓:不管将来怎么样,他都要保护好黛玉,不让她受委屈。他摸了摸脖子上的金麒麟,又想起黛玉的眼泪,忽然觉得,这“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原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夜色渐深,荣国府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有潇湘馆和怡红院的灯还亮着,像两颗相互牵挂的星,在这无边的黑夜里,散发着微弱却执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