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烟灰 作品

第264章 战略南移!

杨杰手持文件,向张元初汇报:“目前,我军陆军现役总兵力约为三百三十万人!

 

此数字已排除地方守备部队,包含所有兵种及后勤保障人员。”

 

“至于预备役嘛!”杨杰的语气轻松了些,“练得是真不赖,每六个月就能送走一批训练合格的。

 

现在全国预备役这块儿,拢共得有小五百万人了。都是这两年新鲜出炉的‘老腊肉’!

 

只要前线喊一声‘开饭了’,立马就能拉起来,成建制地补充上去,组建新部队不在话下。”

 

张元初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光滑的桌面。

 

预备役?他太清楚这东西的分量了。

 

自从大刀阔斧整编全军那天起,预备役就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更是未来战场上能翻盘的关键底牌之一。

 

一个国家能打多久,能扛多狠,预备役的数量和质量就是最硬的底气。

 

他又翻了几页后,放下文件问道:“h-241自动步枪的换装普及率如何?是否已完成全军列装?”

 

“已基本完成现役部队换装,但库存较为紧张,处于‘刚刚够用’状态。”

 

张元初“嗯”了一声,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意外。

 

和平年代嘛,东西够用就行,堆太多反而浪费。

 

他紧接着追问:“那‘爆裂者’呢?就是那个一炸一大片的火箭筒,现在给谁装备上了?”

 

杨杰又埋头看文件,手指点着:“爆裂者啊……北边那几个重装集团军群,算是吃得饱饱的,基本都列装到位了。

 

不过南边驻扎的集团军,还有西南那帮在山沟沟里钻来钻去的山地集团军,再加上第39、38、37集团军!”

 

他耸了耸肩道:“暂时还只能眼巴巴瞅着,北边的兄弟玩新武器!”

 

“嗯。h-2主战坦克的列装数量呢?”

 

“目前列装部队约三千辆,因非战时状态,换装进度相对平缓。

 

若进入战时体制,产能可提升三倍以上。”杨杰补充道,战时与非战时产能的差异显而易见。

 

“稳步推进即可!”张元初继续翻阅,目光停留在新式装甲运兵车的报告上,“这款新式装甲运兵车,陆军部向工厂下了多少订单?”

 

得益于张元初早年引进海外华人科学家的远见,天朝尖端科研虽规模不及花旗和米字国,却避免了人才断层。

 

这款新装甲车正是成果之一。

 

以前那m2A1装甲车,跟t34坦克凑合着用还行。

 

可要是想跟上新生的h-2主战坦克那风驰电掣的步子?得,人家坦克油门一踩绝尘而去,m2A1在后头吭哧吭哧吃灰都赶不上热乎的!

 

越野能力差一截,速度更是望尘莫及。

 

所以,换一辆能跟得上趟的新装甲车,成了陆军兄弟们心头的头等大事,天天盼着呢。

 

研究所那帮人也没白拿工资,憋了老大一股劲儿,总算搞出了点名堂——h-29装甲运兵车。

 

这车底盘是全履带的,跑起来那叫一个稳当,越野?小意思!空车撒欢跑,时速能飚到七十公里;

 

就算塞满了一车厢嗷嗷叫的兵,也能稳稳当当跑个五十五到六十公里每小时。

 

加满油一口气能跑三百四十公里左右,算是解决了腿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