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消化,整合(第2页)
原米拉麦克斯在解雇了非生产人员之后,只留下制片部和发行部。
其中又以发行部为主,也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共有70多人,除了总部有20多个宣传策划,渠道统筹,选片看片专家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常驻各州市。
制片部倒是人少,总共才10来个人,就和大部分的独立电影公司一样,只有少数几个制片人员和后期制作人员,每次在拍电影的时候,剧组的大部工作人员都是临时外聘。
综合考虑后,他把原米拉麦克斯制片部人员全部并入林顿电影公司的制片部。
制片部还是由罗伯特兼任经理,鲍勃-韦恩斯坦任副经理,专门负责成本在300万美元以内的独立电影的制作。
有自己完善的发行网络在,这类电影只要控制好成本,亏本的可能性极小。
成立发行部,人员就是原米拉麦克斯的原班发行人员。
发行部由林顿亲自兼任经理,哈维-韦恩斯坦任副经理。
当然这支发行队伍肯定不能继续掌握在哈维手中。
在对原发行部的经理克林斯曼-里德用灵魂诱导测试过后。
发现他虽然是韦恩斯坦兄弟提拔起来的,但却并不是死忠于他们,而且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希望得到新老板的赏识和重用。
既然这样,林顿自然要给他机会,好好培养他,当即提拔他为发行部的副经理,和哈维并列。
公司虽然现在没有自己的影片要发行,但是发行公司在好莱坞天然就处于产业的上游,根本就不用担心没有业务。
不过之前发行的都是文艺片和恐怖片,要不就是从电影节上买回来的外国电影,基本上没有发行过商业片。
虽然每部电影都能挣钱,但其实利润都不大,除了几部在奥斯卡获得了奖项的影片。
当然也不是他们不想发行商业片,而是商业片不会找他们,商业片一般都会去找好莱坞七大发行商和他们下属的子公司。
当然现在被自己收购了,那以后自家的电影肯定要让他们来发行了。
等有几次成功的案例后,自然其他公司的商业片会找上门来,毕竟好莱坞七大的发行条件太苛刻了。
鉴于米拉麦克斯的办公场所已经被烧毁。
刚好前段时间星火大厦9楼空了出来,林顿便让人租下了下来,作为发行部的办公场所。
搬进新办公室后,林顿将发行部的所有人员,包括常驻外地的都叫了回来,一个一个的单独面谈。
在灵魂诱导的测试下,确实发现了少数几个人死忠于哈维兄弟,他也都记下了,现在不方便动,但今后必然是要将他们边缘化。
当然绝大部分人都还是打工人心态,谁给钱听谁的,都希望公司有个美好的前景,都希望能凭借业绩升职加薪。
随后林顿召开了发行部全体员工大会,给他们描绘了今后的发展前景,告诉他们发行部要向发行商业片转变。
并承诺公司今后的商业片会交给他们发行,让他们练手,打响名气,吸引更多的商业制作来合作,最终成长为好莱坞有影响力的发行公司。
当然公司的考核也是以业绩导向,一切按业绩说话,公司业绩好了,大家奖金自然就高,谁的业绩好自然就能升职加薪。
同时宣布,公司新老员工所有人都加薪5%。
这一系列举措下去,很快就完整的消化掌控了米拉麦克斯的资产,获得了所有员工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