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个保底命 作品

第44章 三格化肥池(第2页)

 两人沿着田埂向北走去,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徐妙云忽然说道:“马淳,谢谢你今天教我刷牙。那个薄荷牙膏我很喜欢。” 

 马淳笑了笑:“你喜欢就好。口腔清洁很重要,能预防很多疾病。” 

 徐妙云摸了摸怀里的牙刷,嘴角微微上扬。这是她收到的又一件新奇礼物,虽然简单,却让她心里暖暖的。 

 远处传来归鸟的鸣叫,夜幕即将降临。两人加快脚步,朝着下一口水井走去。 

 夕阳西下,马淳和徐妙云站在田埂上,望着不远处被粪水污染的井台。马淳眉头紧锁,手指在药箱上轻轻敲打。 

 “问题出在茅坑上。”马淳指着河边的几处茅厕,“这些茅坑离水源太近,一旦涨水,粪水就会倒灌进井里。” 

 侍郎擦了擦额头的汗:“往年都是这么建的,方便取肥。” 

 马淳摇头:“方便是方便,可病从口入。粪水污染水源,轻则腹泻,重则引发时疫。这次的风热时疫,八成就是这么来的。” 

 徐妙云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易图形:“马大夫,你们村的三格化肥池能在这里用吗?” 

 马淳眼睛一亮:“对,三格化粪池。” 

 他接过树枝,在徐妙云的图形上补充起来,“分三个池子,粪水先流入第一格沉淀,再慢慢流到第二格发酵,最后到第三格就成了清液。” 

 侍郎凑过来看:“这法子管用?” 

 “管用。”马淳肯定道,“第一格沉淀大块粪渣,第二格杀灭虫卵病菌,第三格的清液可以直接浇地,肥力不减还更安全。” 

 徐妙云补充道:“而且清掏方便,固态物都集中在第一格,不会到处流。” 

 侍郎有些犹豫:“可这工程不小……” 

 马淳收起树枝:“工程再大也比闹时疫强。这次运气好,只是风热时疫。万一哪天闹起霍乱,整个皇庄都得遭殃。” 

 侍郎脸色一变:“马神医说得是。我这就上报工部,尽快改建。” 

 马淳从药箱取出纸笔,迅速画了张详细图纸:“这是三格化粪池的构造,池壁要用砖石砌牢,做好防渗。每个池子之间用管道连接,倾斜度要把握好。” 

 侍郎接过图纸,如获至宝:“有这图就好办了。” 

 用了三天处理好皇庄的时疫后,马淳和徐妙云终于抽出时间去查看曹国公拨给他们的千亩试验田。 

 初夏的阳光洒在连片的水田上,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着蓝天白云,远处农夫们正弯腰插秧,一派繁忙景象。 

 “这田确实不错。”马淳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指间捻了捻,“土质松软肥沃,水源充足,很适合试种新作物。” 

 徐妙云提着裙角走在田埂上,小心避开泥泞处:“曹国公倒是大方,这千亩田都是上等水田。” 

 两人正说着,一个穿着粗布长衫的年轻书生匆匆走来,身后跟着几个农人。 

 那书生约莫二十五六岁,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格外有神。 

 “可是马神医?”书生拱手行礼,“在下沈禾,受曹国公委派管理这片庄子。听闻神医要来,特地在此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