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9章:扬州清曲(第2页)
今儿个前来伺候他的是紫苏,也是舒恪最喜欢的一位女子。
“官人今日前来,可是要多住些日子吧!?”紫苏边走边问。
“休要打听。只管哄我开心就行。”舒恪面无表情地走着,顺手从怀中掏出碎银交给紫苏。
“谢谢官人打赏。”紫苏笑颜盛开,“今儿个,官人可要听什么曲子?”
“无论唱什么曲子,我都爱听。”舒恪瞥了她一眼,笑道。
“谢谢官人夸赞。那就为官人唱一曲《风阳歌》解解乏,记得官人最爱听此曲。”紫苏灿若桃花,从隔壁房间取来琵琶,在一张圆凳上落座。
紫苏拨弄几下琴弦,调了调音调,开始唱道:“风儿呀,吹动奴的纱窗棂;雨儿呀,打湿奴的绣花巾。昨夜晚灯花结蕊人未睡,孤零零,听那寒蛩叫到天明。相思泪,滴破胭脂粉,菱花镜里容颜损。想冤家,去后无音信,害得奴家呀,腰肢瘦损罗带松几分……”
紫苏动了情,唱得花容尽失,泪水涟涟。
舒恪边听边喝酒,一杯接着一杯灌进嘴里,竟然忘记了吃菜。
一曲唱罢,稍顿,紫苏用丝巾揩了一把眼泪,兀自讪笑道,“让官人见笑了!下面再唱一首《青阳扇》,如何?”
舒恪没有吱声,轻轻地点了点头。
紫苏没有拨弄琴弦,直接上手,一缕清音自指尖淌出,琵琶的轮指如珠落玉盘,时而轻拢慢捻,似细雨湿了青石巷;时而嘈切铮鸣,似风过檐角惊了铜铃。
紫苏朱唇轻启,徐徐唱道:“一把青阳扇,两面绣鸳鸯,奴家摇扇望情郎,风吹扇动心也慌。扇子虽轻情意重,上绣并蒂莲,下绣双凤凰,怎比奴与郎君,同坐凉亭共乘凉?三伏天,热难当,汗湿罗衫懒梳妆,扇儿摇得手儿酸,不见冤家在哪方!忽听门外脚步响,忙推纱窗探头望——原来是风吹杨柳枝儿晃,空叫奴家,一场欢喜泪两行……”
紫苏唱的是闺怨离愁,琵琶幽幽咽咽,滑音颤处,似有美人泪滴坠入曲中;紫苏唱的是市井欢情,琵琶活泼起来,扫弦如笑语,泛音若眸光流转。此曲终了时,一记泛音袅袅散入空处,余韵却缠在舒恪的心头,恍若扬州月色里,听一段妈妈的故事。
任凭谁都能知悉,紫苏对舒恪动了情。先是《风阳歌》,表达了孤枕难眠思念情郎的心绪;再是《青阳扇》,用扇子的两面来暗喻暗结情愫的男女,来表达紫苏对舒恪那以身相许的心意。
舒恪岂能不知鸳鸯并蹄莲为何物?当然心知肚明,不觉润了眼眶。两曲终了,不等紫苏开口询问,舒恪对她招手,示意她前来。
胭脂如桃红,灿若云霞;脂粉如棉絮,洁如霜雪。紫苏聘聘婷婷前来,步履轻盈,身颤如莺,依偎在舒恪的身边。
身边不时有身负巨石的农夫经过,步履蹒跚,颤颤巍巍,依旧不忘跟舒恪打招呼。
还有去月华街参加香会活动的信男信女,他们似乎知晓舒恪的身份,见到他总是躲在一边,为他让道。
舒恪好不容易走过了一天门,二天门,终于来到了月华街。
每年七月初到十月初,这里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香会活动,尤其是九月十九日,香会活动达到高峰。登山朝拜,祈求神仙佛祖保佑的人特别多。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人是特意来还愿的。这就更加强化了信徒们的虔诚。
舒恪坚信富贵险中求的人生信条,对这个不太信,但是他也会在这段时间上山拜佛求仙,一来拉近他与当地人的心理距离,二来可以借此机会向寺庙宫观捐赠香火钱,以此来博取出家人的好感。
今天也不例外,他步入了栖云观,虔诚地跪在蒲团上,向着神灵三叩首,嘴中喃喃自语道,“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天尊在上,请受草民舒恪一拜,保佑我儿舒赋南洋贩香一切顺遂,无风无浪,畅通无阻,早日平安归来。”
舒恪跪拜时,其他人躲在一边,特意给他让出了中间主位,就连左右两侧也没有人跟他一起叩拜。
待他跪拜结束,栖云观道士特意用手中拂尘轻轻地点了一下舒恪,算是对他的点化照顾。舒恪自然也不含糊,从怀中掏出一个银元宝,双手呈送给道士。
“谢施主!愿天尊保佑令郎顺遂!”道士将元宝摆放在元始天尊的脚下,颔首道谢。
其他人见了皆眼露羡慕之色,面面相觑,窃窃私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