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4章:琅琊人张山(第2页)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悲。 张山知道自己这一生罪孽深重,不仅承认了受雇于王慎瓮,锁死寡妇家屋门,从窗口扔进火把的事实,而且还说出了二十年前自己伙同一个叫马生的家伙,受盐商指使偷袭涟水县丞的罪行。
这一番话,把李史鱼惊了个半死!
虽然太父如何为官,李史鱼不知道,他甚至都没有见到太父的面。但是,太父在涟水县做过官,最后死在涟水县,这件事母亲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过他。一听到“涟水县”三个字,李史鱼仿佛触了电,神经骤然紧张,立刻问道,“你可知道那个涟水县丞姓甚名谁?”
“当然知道。”张山得意洋洋地说,“一个九品小吏,竟然不自量力,不遗余力地跟盐商作对,看上去好像挺威风,拿着鸡毛当令箭,其实,狗屁也不是,整个涟水县的盐商,谁把他当回事儿,竟然给脸不要脸,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哈哈哈……”
“本官问你,涟水县丞是谁?”李史鱼被他的话彻底激怒了,猛的摔响惊堂木,咆哮道。
张山吓了一跳,收敛笑容,一本正经地说道,“李藻!”
“李藻?”李史鱼刚刚站起来的身子,颓然下沉,瘫坐在椅子上,怒声呵斥道,“来人,打!重责五十棍!”
“县丞大人饶命,小人已经认罪,为何还要重责五十棍!”张山浑身发抖,质问道。
“因为你该打!”李史鱼恨得牙根疼。
“县丞知法犯法,想要妄杀草民。”张山大声呼喊道。
两个衙役手持木棍正要打下,听了张山的话,有所迟疑,随问道,“张大人,继续用刑吗?”
“打!为什么不打,说好的五十棍,为啥不打?”李史鱼甚至坐不住了,竟然冲下高堂,从一个衙役的手中夺走木棍,对准张山的后背就是狠狠地几棍子,众人看了愕然,不知李史鱼为何如此失态。
“救命!救命!李县丞要杀人了!李县丞要杀人了!”张山吓傻了,急忙高呼道。
两个衙役似乎也看出了不对劲,连忙从李史鱼的手中夺过木棍,低声劝阻道,“县丞大人息怒。罪犯张山已经承认罪行,依照大唐律例,的确不应继续用刑。”
李史鱼如梦方醒,这才醒悟过来,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将木棍还给衙役,自己重新坐回高堂,整理了一下官服,擦拭了一下额头,对着两个手持木棍的衙役吩咐道,“拖回去,关进死牢。等待秋后问斩。”
张山被拖走后,不久,竟然病死在了牢里。
有人向朝廷写了检举信,说,李史鱼公报私仇,借着审案的机会,亲手杖杀了一个不够死刑的犯人。只因此人曾经在数十年前对他的太父下过手。
朝廷很快传来了调令,将李史鱼从莱阳县丞直接调到了朝邑县担任县尉。
得到调令后,李史鱼呆呆地坐在县衙内,一连三天不吃不睡,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
他很清楚,这是杨国忠为了打压他,继续使出的阴招。
朝邑县县尉,这个从九品的小官,已经是整个大唐朝廷最小的官员。这辈子,自己算是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哎,明明是一手好牌,竟然让自己打得稀巴烂。
李史鱼刚刚出世立刻被朝廷任命为秘书省正字郎,这个正九品的校书郎都比今日的朝邑县县尉要强。
一年后,王鉷案发,李史鱼就被升为从八品的长安尉,仅仅半年时间,就因为管理长安县治安得法,回调朝廷御史台担任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即便是不受李林甫待见,也没有被贬谪,而是外放到河南府担任七品的司法参军和安西监军御史。
这倒好,杨国忠上台后,李史鱼就像遇到了克星,从安西回朝复命,就因为替高仙芝说了几句公道话,竟然遭到杨国忠厌弃,一再贬谪,先是莱阳丞,已经够倒霉了,没想到,就因为打了死囚张山两棍子,竟然被贬为朝邑县县尉,这辈子算是彻底完了,仕途算是到头了。
李史鱼后悔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该咋办?凉拌!
你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上面没有人罩着,只能让人随意拿捏,哪里有你选择的权力?
朝邑县,位于京畿道与河南道的交汇处,属于八百里秦川的边缘,冯翊郡同州属下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
李史鱼觉得,这辈子玩完了,谁知,一个偶然的机会,竟然让李史鱼峰回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