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9章:气节是个好东西(第2页)
这次借粮,成功地缓解了城中缺粮问题,张巡再次满血复活,死扛到底的决心就更大了。但是,随着战事的持续推进,又一个问题浮现了出来:缺箭。
令狐潮在城下进攻,雍丘城上的将士就必须放箭来阻挡。令狐潮大举进攻,一波接着一波进攻,箭矢消耗量惊人。没有援军提供,只能依靠自己智取。
张巡如何智取的?
他想到了一个妙招:让将士们连日来捆扎数百个稻草人,给稻草人穿上黑衣服,趁着夜间,用绳索慢慢地放下来。叛军看到这一幕,顿时慌了神,以为张巡又要趁着夜色来偷袭他们了,赶紧报告令狐潮。
“告诉我有何用,放箭射杀呀!”令狐潮气急败坏地吼道。
一时间,万箭齐发,眨眼功夫,就把这些草人炸成了刺猬。
张巡把草人提溜起来,取下箭矢。过上一个时辰,再次放下去。叛军一看,又要来偷袭了,从床上爬起来,看都不看,拉弓上箭,再次把草人射成刺猬。一夜时间,如此往返数次。张巡成功地借到了数十万支箭矢,成功解决了缺箭问题。
之后数天,张巡依旧把稻草人提溜到城墙上借箭,那些叛军再也不射击了,破口大骂道,“奶奶的,你当老子傻呀!一次两次得了,还无休无止了!”
时间长了,叛军对张巡用稻草人借箭的法子早就耳熟能详,全都充当小儿科的笑料来说。
他们真以为张巡就是个死脑筋?错了,大错特错!张巡再次给他们挖坑哩!
十天后,情况突变,张巡趁着夜色,把黑衣人提溜下去,这次不是稻草人,而是换上了真的将士。叛军守夜人连看都看,直接不相信,继续躲进帐篷睡觉,完全视这些黑衣人为空气,结果可想而知。
张巡一下就投放了五百勇士,突然间杀向叛军营地,叛军一时大乱,相互践踏,相互残杀,乱做一团。
令狐潮只好命令叛军逃走,一口气跑了几十里,才两股战战地停下来喘口气。
回过劲儿后,令狐潮异常恼怒,再次向张巡发起了更加疯狂的报复性进攻,一直持续到了年底。虽然没有攻克张巡,却极大地消耗了张巡的粮草和箭矢,雍丘守军逐渐走向了弹尽粮绝的窘境。
这并不是压垮张巡的最后一根稻草,最严峻的是,潼关被崔乾佑攻破后,李隆基旋即逃亡剑南,长安很快就被叛军攻破,李唐江山岌岌可危,不少政治嗅觉灵敏的人,已经预感到李唐即将被大燕朝取代,出现了投降主义蔓延的趋势。
这种军事上的投降思潮很快就席卷了李唐域内,雍丘所在的河南道是大燕朝的核心所在,自然是投降之风更甚。
西侧的陈留,北侧的杞州,东侧的鲁郡和东平,南侧的济阴,相继被叛军攻破或者主动投降,雍丘城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的孤岛状态。就连李唐宗室虢王李巨都丢弃战略要地彭城,撤往临淮坚守。
张巡面临着随时被敌军攻破屠城的风险,为了三千将士的身家性命着想,张巡选择了战略转移。他主动放弃雍丘,带领三千将士三百战马,投奔了睢阳太守许远,在宁陵与许远的将士合并。
当地叛将杨朝宗获悉后大为惊骇,立即调集大军进攻宁陵城。张巡和许远沉着应战,派出大将雷万春和南霁云防守,双方鏖战了一昼一夜,哭喊声惊天动地,唐军成功阻挡住了杨朝宗的猛烈进攻,斩杀叛贼二十多位大将,士卒一万多人。阵亡将士的尸首竟然将汴水塞满,河面上漂浮着若隐若现的大量尸身。杨朝宗不得不带领残兵败将逃遁而去。
这场大战震惊朝野,就连远在西北灵武的李亨也听说了,不由得为张巡的壮举鼓掌喝彩,当即颁下敕书,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
张巡立刻站出来对前来颁布委任状的肃宗使者说,“宁陵大捷不是我张巡一人之功,羞于独揽战功。如果朝廷有心奖赏,请为我的属下将士记录战功,给于金银细软奖赏。”
使者不得不向驻守临淮的虢王李巨请求,虢王当即颁给了张巡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的委任状三十张,任由张巡封赏部下将士,但没有赏赐任何财物。张巡写信责备李巨,将士们临危受命,匡扶李唐,为啥如此刻薄吝啬?李巨羞以应对。
张巡的傲骨和斗志,终于引起了大燕朝的重视,安庆绪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拔除张巡这颗盘亘在洛阳和扬州之间的硬钉子。当即委任大将尹子奇为汴州刺史兼河南节度使,统领燕赵叛军和同罗兵十三万,攻打睢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