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波客 作品

第0170章:诗仙李白(第2页)

 第二年正月,李隆基文思泉涌,亲自为老子李耳的《道德经》注释解读,责令全国每户人家珍藏一本,贡试科加试《老子》策论。李白闲来无事,就为唐玄宗呈献了自己的佳作《明堂赋》,称颂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和自己的理想抱负。此时的李白,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向李隆基展露才华,表露忠心,谋求官位。 

 李白是商人之子,祖上还犯过事,他不能走正常的科举取士道路。那需要家状,要记录他的祖宗八代,一下子就卡死了,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所以,他只能走敬献诗赋来博取圣上好感的道路。 

 遗憾的是,他的《明堂赋》写得很好,就是撞在了石头上,因为不符合政治正确,第二年,洛阳明堂就被拆毁了。一番心血只能付诸东流。 

 李白不死心。开元二十三年,李隆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狩猎活动,李白刚好看到了,就一挥而就,书写了一篇《大猎赋》,不仅夸耀唐朝狩猎场面壮观规模浩大,远超汉武帝刘彻时期,而且还恰如其分地切入了李隆基最喜欢的道教玄机,呈献给玄宗,希望能博得李隆基的青睐。 

 依然是石牛入海,一点音信也没有。 

 李白以为是自己的诗赋没有被呈送到李隆基的面前,亲自跑到长安,结果,也找不到头绪,再次白忙活了一场。 

 不过,这次进京,他再次面见了玉真公主,向她献了诗赋,祝贺她得道成仙,博得了玉真公主的好感。还结识了贺知章,向他呈献诗词,得到了贺知章的肯定和赞赏。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极力推荐下,李隆基才认真看了李白的诗词,十分欣赏,召他入宫。 

 面对李隆基的提问,李白胸有成竹,对答如流。李隆基很高兴,就责令他供奉在翰林,专门给圣上写诗作赋,陪侍皇上左右。每当玄宗有宴请或者郊游时,立刻命令李白陪同,让他用文字来记录圣上的功业。 

 天宝二载春,玄宗在宫中大摆筵席,同时,伴之歌舞,责令李白作词赋诗。李白才情洋溢,写下了著名的《宫中行乐词》: 

 小小生金屋 

 , 

 盈盈在紫微 

 。  山花插宝髻 

 , 

 石竹绣罗衣 

 。 

 每出深宫里 

 , 

 常随步辇归 

 。 

 只愁歌舞散 

 , 

 化作彩云飞 

 。 

 柳色黄金嫩 

 , 

 。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 

 李白一口气写了八首诗词,得到了李隆基的大力赞赏,还御赐了他一身锦袍,李白穿上它就爱不释手,从来舍不得脱下,这便成了他身份的象征,更是他人生飞黄腾达的标志。 

 阳春三月,牡丹盛开,娇艳欲滴,李隆基和杨玉环天天留恋在花前月下,日日迷恋在花间树下,李隆基再次责令李白作诗。这次,李白写下了举世闻名的《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一首诗运用通感手法,以飘渺云霞喻衣裙,以娇艳牡丹拟容颜,突破以物比人的传统,创造了人物互化的审美效果。 

 第二首诗将贵妃置于楚襄王与汉武的典故中,既满足颂圣要求,又将杨贵妃的妩媚妖娆描写得淋漓尽致,体现了杨贵妃更胜一筹的丰腴美。 

 第三首诗表面写玄宗贵妃赏花解忧,实则以沉香亭北的实景描写,暗藏对君王沉溺享乐的讽喻。这种颂美中见规谏的春秋笔法,延续了汉代大赋劝百讽一的传统。 

 三首清平调,极尽虚夸之词,既写景又抒情,而且还隐晦地表达了君王不应该沉溺于酒色之中的规劝。 

 但是,有心之人却从中看出了不轨:非说,李白这是故意借赵飞燕来讽刺杨玉环身体臃肿肥胖,又说,李白这是恃才傲物,竟然敢以枉断肠来暗示红颜祸水。一语双关打击了杨玉环和李隆基。 

 李隆基听了,心中当然不舒服,好像吃了苍蝇一般,对李白自然也有所疏远。 

 可是,李白却浑然不知,终日活在酒色中,与贺知章等人结伴饮酒作乐,竟然连玄宗召见他都找不到人影。于是,宫中谗毁他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惹恼了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