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盗版危机(第2页)
为了避免这一点宋书意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提议在荷包上绣上防伪标志,林家村的绣工们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决定把“林”字作为标识,采用复杂的手艺在荷包收口的褶皱处绣上与荷包同色的两棵小树。
双木成林,两棵小树就是林家村的标志。
小树的工艺极其复杂,目前市面上的任何一台机器都无法做到精准模仿,林家村内部也只有不到十个绣工会这样的绣法。
虽然现在的人们版权意识淡薄,但是都好面子,如果把防伪标志透露出去,绝大部分人一定会碍于面子,即使买了盗版荷包也不会带出去招摇过市。
盗版荷包没了销路,很快就会自取灭亡。
只是光有防伪标志还不够,他们要在公布之前做足宣传,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重视才行。
想到对应的手段,宋书意这才给约翰先生回了电话,国际长途很贵的,宋书意控制着语速,长话短说。
“约翰先生您也知道,我们的干花荷包每一个都是纯手工制作,是绝对的独一无二。为了防止盗版的情况发生,我们的荷包在生产时就绣上了防伪标志。”
“与您通话之后我立刻找到了林大哥商议,经过询问我们得知林家村的绣工在每一个荷包收口的褶皱处都绣了两棵小树作为区分。”
“据我所知,这种小树的工艺十分复杂,是华国的古法技艺传承,机器无法模仿,人工也很难复刻。”
约翰先生喜不自胜:“太好了宋,我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林家村的绣工,棒!”
“难怪你们不可能给我更多的荷包,原来是珍贵的手工艺品。”
宋书意加快了语速简单讲述了自己的计划,约翰先生毕竟也是个成熟的商人,很快就理解了宋书意的想法。
约翰先生的动作很快,他按照宋书意的想法分别雇佣了几个在酒馆、集市工作的男人和女人。
人越多的地方传播消息就越容易,短短几天的时间,约翰先生所在的城市就已经有了正版和盗版的说法。
对于d国人来说,荷包是珍贵的进口货,没有人愿意被说成是盗版,越来越多的人找到约翰先生的商店讨要说法。
看守商店的店员不慌不忙的给前来讨要说法的顾客解释正版和盗版的区别。
买了盗版的顾客原本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正版和盗版的知识一普及,他们越来越不敢把荷包戴在身上了。
舆论的风越刮越大,很多不知道华国荷包的人都纷纷来到约翰先生的商店竞相购买,出门佩戴荷包成了d国年轻人的新风尚。
两棵小树是最显著的标识,有些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甚至将其纹在了身上。
在约翰先生的口中了解到盗版危机基本解除,宋书意顺势提出了第二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