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161.上门求合作(第2页)
“刘厂长,”林大强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下来,“你说的……是实情。不瞒你,订单确实不少,机器和人手,都吃紧。”他顿了顿,试探着问,“那你的意思是……?”
“合作!”刘厂长斩钉截铁,“我们一厂的机器新,产能大,工人技术也熟练。你们有布样,有配方,有这登报打响的名头!”
“咱们两家合作,我们一厂负责生产主力,你们四厂负责技术指导、质量把控和销售渠道。利润,咱们就按五五分,你看怎么样?”
“我老刘不图别的,就是想让纺织一厂的名头也响亮一些。”
合作?
林大强的心猛地一跳,这确实是一条解决燃眉之急的捷径。
纺织一厂是山城市本土的老厂,设备和技术力量远非四厂可比,如果能整合资源……他几乎能看到堆积如山的订单被迅速消化,变成布匹运往全省各地。
林大强最终点了头。
刘厂长为人厚道,纺织一厂技术实力雄厚,更重要的是,在纺织四厂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他伸过援手,把一些力所能及的订单匀了过来,帮他们熬过寒冬。
这份情谊林大强记在心里,如今对方抛来橄榄枝,提出的合作生产方案也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他没理由拒绝。
合作的消息像一阵风,迅速刮遍了山城纺织系统。
纺织二厂和纺织三厂的两位厂长,王德发和李卫东得知纺织一厂和纺织四厂合作产布的消息,几乎是同时拍案而起。
“凭什么?!”王德发在办公室里踱步,烟灰缸里塞满了烟头,“他林大强算老几?”
“一个乡下人借着外汇订单办了个小厂子,又是靠着女人唱歌打响的名声,先前一点风声都没有,要说这里头没猫腻,打死我都不信!”
李卫东阴沉着脸,声音阴恻恻的:“说不准又是第一百货那个叫宋书意的撮合的,一个小小的售货员也敢插手我们纺织系统的事!”
王德发沉吟道:“你可不能小瞧了这个售货员,之前那个荷包的外汇就是她一手促成的,市总供很看重她,吴书记前两天还见了她。”
“看吴书记那个意思,没准儿要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在后台看见她了。”
李卫民倒吸一口气:“这可不行,宋书意和林大强的关系匪浅,她要是进了后台,还有咱们二厂和三厂的生存空间吗?”
两人越说越觉得有理,一股邪火直冲脑门。凭什么好处都让林大强和刘爱国占了?
一封措辞尖锐、充满暗示的举报信,很快被匿名送到了市轻工局和市总供的领导手里。
信里重点“点明”了纺织四厂与纺织一厂的合作,完全是因为第一百货的宋书意利用私人关系牵线搭桥,甚至可能涉及不正当利益输送促成的,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