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第2页)
“就是这做蜜饯的白砂糖……”于厂长刚才还豪情万丈,这下就有些扭捏了,“厂里的糖票只够这个月用的。”
黄科长从公文包抽出张折叠的纸,“昨天下午你去找技术员的时候,我给县里打了电话。”
“鉴于你们厂积极解决积压问题,市总供特批了五十斤糖票,明天就能送来。”
于厂长激动得差点把搪瓷缸子扣在地上。
他站起身就要鞠躬,被黄科长一把拉住。
“别整这些虚的,”黄科长把糖票推过去,“赶紧把活儿干好。下月初我们来验收,合格了就给你们追加配额。”
临走前,宋书意叮嘱:“于厂长,虽然配方没有问题了,但是原料一定不能出错。”
“虽然厂里的工人同志都是老把式,但我还是得说两句,” 她指向晾晒场,“那些带黑斑的杏子必须挑出来,还有果核过大的也不能用。另外,糖渍时得用井水冰镇上,这样才能锁住果香。”
于厂长连连点头:“一定,一定,绝对按照标准做。”
这毕竟是关系到东风副食品厂的未来,于厂长是一万个重视。
“于厂长,红旗养猪场的电话!”有人站在窗边喊,声音很是急迫:“说是找下乡公干的黄科长和宋干事。”
三个人又齐齐往办公室走去。
电话里王场长的声音焦急:“小宋同志,”
于厂长这才想起两人是来公干的,脸上顿时堆起愧疚:“看我这糊涂劲儿!我让食堂蒸两屉白面馒头,你们带上路上吃。”
夕阳把土路晒得冒白烟时,宋书意和黄科长坐在东风厂送的驴车上。车板上铺着稻草,装着一网兜刚出炉的馒头,麦香混着驴身上的汗味飘进鼻腔。
“你这丫头,刚才故意逗于厂长呢?” 黄科长撕开馒头夹着腌萝卜,“他那句‘方子是立厂之本’,我看你记到骨子里去了。”
宋书意咬着馒头笑:“他自己说的话,总得认账吧。” 她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其实那方子也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就是比普通果脯多了一味紫苏叶。”
黄科长愣住,随即明白过来。这姑娘是怕方子外传后被人胡乱改良,才用 “祖传” 做幌子。他望着远处连绵的麦浪,忽然叹道:“去年秋汛冲了饲料仓库,红旗猪场的玉米全泡了水。今年开春领的配额又少了三成,能不急吗?”
驴车颠到月亮升起时,终于看见养猪场的木牌坊。两个戴着红袖章的哨兵端着步枪站在灯下,看见黄科长的介绍信才放行。
“黄科长可算来了!” 李场长披着军大衣迎出来,军大衣袖口磨得发亮,“跟我来看看,这猪瘦得都能数出肋条骨。”
猪圈里弥漫着刺鼻的臊臭味,三十多头猪趴在泥地上哼哼。最大的那头架子猪站起来,脊梁骨像串起来的算盘珠。宋书意蹲在栏杆边,看见食槽里只有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糠麸水。
“青饲料也不够?” 她抬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