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183.报喜
王场长长舒一口气,“谢谢黄科长,谢谢了。”
王二柱到底是养猪场多年的铡草工,做事勤勤恳恳,从不出错。
如果不是他这次错的太过离谱,王场长也不愿意这样对他。
晨光爬上窗台时,生产队的社员们聚在晒谷场,毛队长将王二柱的事一说并点名让狗剩做公开检讨,人群立刻炸开了锅。
狗剩“啪”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草帽掉在地上露出乱糟糟的头发:“都怪我嘴贱,我给二柱子道歉,我以后再也不说了。”
宋书意和黄科长走的时候,王场长千恩万谢,还特地蒸了一锅二合面的窝头作为感谢,让两个人带着路上吃。
远处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于厂长摇摇晃晃地从车上跳下来,手里抓着两个油纸包:“小宋同志,你看这果脯成了!”
“于厂长,你怎么来了?”宋书意惊讶。
她们是想借用公社的拖拉机没错,但是上面怎么会坐着于厂长?
于厂长拧开玻璃罐,“小宋同志,我是来报喜的,我们把果脯做出来了!”
不是之前味道相似但口感黏腻的蜜饯,而是实打实的和宋书意拿出来的果脯一模一样的味道。
宋书意更惊讶了,没想到短短的几天,东风副食品厂的技术员就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于厂长洋洋得意:“幸亏是在夏天,发酵也快,技术员同志们也为了让厂子尽快运转,就加班加点的调配方。”
“这不,一做出来我就给你报喜来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油纸包,泛着蜜水色泽的果脯赫然就在其中,他挨个分给在场的几人。
白砂糖腌渍的果脯可是金贵东西,每个人吃得都很珍惜。
黄科长咂舌:“于厂长,你们厂里的技术员还真有两把刷子啊。”
“还是多亏了小宋同志大公无私,黄科长你回去可一定要把小宋同志的示意”于厂长抓着油纸殷切叮嘱。
黄科长哭笑不得,“你这话说的,小宋是我手底下的人,我能让她吃亏吗?”
于厂长这才放心下来。
王场长看着黄科长两人和后来的于厂长相谈甚欢,自己反倒被忽略了,急得不行。
“黄科长,你们说的这个什么果脯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王场长见缝插针,终于加入了“群聊”。
黄科长微微一笑,将宋书意为了东风副食品厂无私奉献了自家祖传果脯配方的事迹大谈特谈,言辞略带夸张,听得宋书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糖渍杏脯被阳光照得透亮。
宋书意听着三个大男人的互相吹捧,不禁有些走神,忽然猪圈里传来震耳的吃食声。
三十多头猪挤在食槽前,原本干瘪的肚皮都圆了起来。
似乎是察觉到宋书意的诧异,王场长挠挠头,解释道:“小宋同志,我老王现在对你是一百个信任,昨天晚上就跟饲料房的人说让他们把饲料喂给所有的猪。”
“尽快让猪长肉,我也能把猪肉送到市总供完成任务不是?”
宋书意微笑点头:“那就辛苦王场长了。”
“应该的,啥辛苦不辛苦的。”王场长哈哈大笑:“不过小宋你可是答应我了,回去之后就把浓缩饲料的事提上日程。”
“您放心,我回去马上就办。”宋书意保证道。王场长大喜过望。
浓缩饲料是宋书意从凑嘻嘻里的专门买的,别的地方没有,面对王场长的采购需求,她也只能先答应下来。
宋书意预备回到山城之后就跟季听谈一谈这笔生意,由她定位置,再让季听带领车队去取。
季听是自己人,可信。
手里是还没吃完的杏脯,耳边是震耳的猪吃食声,清晨的阳光落在身上带着露水的清凉和初生的暖意。
黄科长顿时觉得前路一片光明,他用另一只拍了拍宋书意的肩膀:“小宋啊,真有你的!”
“这下无论是东风副食品厂的杏子,还是红旗养猪场的猪,都有指望了。”
坐在拖拉机上,黄科长心情舒畅,甚至哼起了不成调的革命歌曲,他看了一眼旁边抱着大包袱的宋书意。
包袱里面是王场长和于厂长硬塞的自家晒的菜干、油纸包果脯和几瓶水果罐头。
黄科长想了想,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钢笔。
“小宋啊,”他语气温和,带着上级的关怀:“这个钢笔是去年过年单位奖励给我的,现在我把它送给你。”
宋书意摆手拒绝:“科长,这是单位对你工作的认可,我怎么能要呢?”
黄科长不由分说将钢笔塞给宋书意,“这次出差,你表现非常突出,解决了大问题!”
“这支钢笔也代表我对你的认可,以后工作上有什么想法,随时记下来,大胆提,组织上会支持你的。”
宋书意抿抿唇,接受了那支象征着荣誉的钢笔:“谢谢科长,我会努力的。”
拖拉机晃晃悠悠,车轮碾过最后一段坑洼路,宋书意终于看到了肥皂厂的大门。
两扇铁皮大门上的铁锈簌簌往下掉,“肥皂厂”三个焊接字早被风雨侵蚀得只剩轮廓,门楣上挂着的红灯笼褪成了粉白色,绳结处还缠着去年国庆的标语残片。
拖拉机停在肥皂厂门口,黄科长和宋书意谢过拖拉机师傅便下了车。
“唉哟,我这把老骨头都快颠散架了。”黄科长狠狠伸了一个懒腰。
宋书意吐出一口浊气,重重点头表示赞同。
“站住!”传达室里突然炸出一声喝。
一个穿在发黄旧汗衫的老汉从传达室探出头来,烟锅里的火星子掉在蓝布裤脚上,他浑然不觉,语气轻蔑的问:“哪儿来的,有介绍信吗?”
黄科长摘下草帽露出被晒得黝黑的额头,从口袋里掏出盖着大红公章的介绍信:“我们是市总供来督促生产进度的。”
老汉往地上啐了一口,举着搪瓷缸子喝了口水,“市总供的啊,刘厂长现在忙得很,腾不出空来。”
他放下搪瓷缸子,又拿起腰间系着的烟袋,慢悠悠往烟袋锅子里续烟丝,“要我说你们也是瞎操心,这肥皂能当饭吃,公社的人天天来催,催急了连残次品都要拿走,现在市总供的也来催。”
“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宋书意开口,声音清亮的像甘冽的泉水一样沁人心脾,“肥皂是保障卫生的必需品,关系到群众健康。”
她的目光越过老汉,看向传达室内部,一张木板床旁边堆着一些纸壳子,其中还有一个没拆的纸箱,箱缝里露出半块米黄色的肥皂,边缘还印着模糊的五角星。
这大约就是老汉口中的肥皂残次品吧。
双方正僵持着,一个穿中山装的人从办公楼里快步走出,注意到门口的动静,他老远就扯着嗓子喊:“让他们进来,磨磨蹭蹭像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