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空降兵 作品

19章 我叫黄东新

 (注:番外,也算个人物小传,用少量篇幅,介绍一下小队每个成员的从军经历。)  ——我叫黄东新,呼号“烟鬼”。 

 ——我是空降兵,来自雷神突击队。 

 我出生在祖国大西北的甘陇农村,那里有大片半干旱的荒漠地带,也导致了我的家乡很贫穷。 

 很遗憾,我也不是个好学生,我的学习成绩很差,座位也常年位于教室的最后一排。 

 妈妈早早过世,父亲外出务工,我从小就是一个留守儿童。 

 好不容易混完了初中,普通高中是考不上的,考大学更是连想都不用想,老师好心地推荐我去读职高。 

 但是我却谢过老师的好意,去读职高,对于贫穷的家庭来说又是一笔巨额开销。 

 其实我早就不想继续上学了,反正我也不是读书的料。 

 照目前看来,跟着父亲的步伐,去南方打工才是我的出路。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为此事,父亲专门从南方的工地回来了一趟。 

 父亲问我:“你考虑清楚了吗?” 

 我无所谓地点点头,这还有什么要考虑的? 

 我将劳作于某个建筑工地,又或者是累死累活于某个工厂的流水线上。 

 也许多年以后,我会娶一个同为“打工妹”的媳妇,生一个势必会成为“打工人”的娃娃。 

 秋后的塘水,一眼就能看到底,这就是我们一代一代农村人的归宿。 

 父亲更没有什么文化,他认得字还没我多呢,也没再说什么。 

 于是,我收拾起行囊,准备南下打工。 

 这天一大早,父亲就准备出门,去县城买南下的车票。 

 几十里的山路也不舍得坐车,他打算走着去。 

 但是一推门,却被老支书迎面给堵回来。 

 论起来,老支书是我的本家大伯,村支书位置上也早已卸任。 

 不过为了表示尊敬,村里人依旧会以“老支书”来称呼他。 

 老支书年轻时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滚过几遭,听说还受过很严重的伤,走路一直佝偻着腰。 

 但老支书是四里八庄为数不多的“能人”。 

 国内国外的仗打完了,他转业回到地方,没有要求分配工作,却一头扎进农村。 

 并放豪言,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可惜自然条件实在是太差,老支书奔波了半辈子,却没能兑现自己的诺言。 

 以至于卸任多年,老支书还一直耿耿于怀,多次说“自己对不起乡亲们”。 

 老支书毫不客气,用烟袋锅子指着父亲的鼻子就是质问:“咋?要带着娃娃跟你去打工?” 

 父亲木讷地回了一声:“书读不出个名堂,地里又刨不出吃食,只有这么个营生。” 

 似乎老支书很是气愤,转而问我:“东新娃,跟大伯爹说,你真的愿意出去打工?” 

 (注:大伯爹,西北方言,对父亲哥哥的称呼。)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 

 虽然我年纪尚轻,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去讨生活?可留在这儿又能怎么样? 

 老支书猛嘬了几口烟袋锅子,就像命令一样跟我说:“东新娃,听大伯爹的话,咱当兵去!” 

 ——“就算只当两年义务兵,也能开阔你的眼界,到时候随便你去干啥,我不拦你。” 

 当兵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个为数不多的出路,其实我也奢想过。 

 可是老师曾经说过,部队现在已经开始向“全员高中化”转变,没文化当兵都当不成。 

 (注:全员高中化,从2000年以后开始推行。)  我苦笑一声:“我只是个初中毕业” 

 老支书粗暴地打断我:“又不是不可能?我现在就给你去县里的武装部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