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空降兵 作品

51章 绣衣使者

 走进山洞,一切就好像豁然开朗起来。  阻挡了寒风的侵袭,山洞里的气温很高。 

 靠近洞口的最外侧,有一个类似客厅的洞窟,大约二十多平方米。 

 再往前走,经过一道“s”型的弯道,眼前出现了一个面积约有七、八十平方米的不规则洞穴。 

 这里怪石林立、高低不平,洞壁上突 起了一块块巨大的岩石,宛如魔鬼的脸一般。 

 陈严惊讶地说:“这哪是山洞啊,这他酿的分明是天然的藏兵洞。” 

 西面的洞壁上有两个直径一米多的洞口,继续向里边蜿蜒着,也不知道通向哪里去。 

 张甘峰将夜视仪掀折到头盔顶上,打开强光手电筒照亮,一点一点的观察着。 

 刚才的担忧情绪一扫而空,哪怕张甘峰对地形再苛刻,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阿塔国多山、多洞穴,名不虚传,果然是名不虚传!” 

 陈严也笑起来:“怪不得三个世界超级帝国,都在这里折戟沉沙了呢!” 

 看来不是阿塔国的军队有多强悍的战斗力,而是因为地形,限制了三个帝国的后勤投送能力。 

 陈严和张甘峰交谈着,进行完搜索的沈逸飞跑回来。 

 沈逸飞的脸上挂着兴奋的笑容,看来他也对这个山洞很满意。 

 献宝似的,沈逸飞指着两个洞口说:“第一个通道,延伸进深处,大约一百米后就无法通过了。不过我能感觉到有风传来,这就是个天然的通风口!” 

 ——“第二个通道” 

 说到这里,沈逸飞却故意停顿了一下,抄起水壶狂灌了一通。 

 说话大喘气,陈严心里这个气啊! 

 一把夺下沈逸飞的水壶,陈严逼问:“第二个通道怎么样?” 

 沈逸飞说:“第二个通道很宽阔,向后方一路延伸,贯穿了整个山体。你猜,通向哪里了?” 

 迎着沈逸飞贱兮兮的笑,陈严恨不得把一句“我猜你么了戈壁的猜”,甩到他脸上。 

 张甘峰极尽配合地问了一句:“通向哪里了?” 

 沈逸飞这才心满意足:“直接通往我们刚刚经过的那条山谷,还是山脚下!” 

 陈严差点没惊掉了下巴,这个潜伏点简直是完美! 

 前方的洞口可以监视达曼小城,如果发现危险,可以随时从后方洞口撤离。 

 沈逸飞继续说:“那个洞口很隐蔽,没有发现人员活动的迹象,我已经让孙上明留守警戒了。” 

 陈严小声地说:“我知道了,为什么韩老狐狸极尽自信,偏要让我们选择这个潜伏地点了。” 

 随着几次闪烁的眼神交换,三人异口同声地说:“这里有,绣衣使者!” 

 早在汉朝时期出现的一种称谓,官职极低,权利却又极大,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方巡视和督查,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 

 汉武帝御赐名——“绣衣使者”,或者“绣衣御史”、“绣衣直使”。 

 当然,绣衣使者并不仅仅针对国内,他们还是优秀的谍报人员。 

 据《汉书·张骞传》中的记载,在张骞同志出使西域的队伍中,就存在着大量的绣衣使者。 

 在一系列征服西域的战争中,谍报起了重大作用。 

 至于张骞同志,陈严也有理由相信,他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绣衣使者。 

 相隔两千多年,陈严再一次来到张骞同志脚踏过的土地。 

 那个时候,这片范围叫作“西域诸国”,这个国家叫作“大月氏”。  不过张骞同志下手没轻没重的,史称“西域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