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章 卡哨

 沿着河岸,向下游三公里的位置,萨巴马蒂河上趴着一座桥。  桥体是水泥、砖石结构,不过看样子已经年久失修。 

 空降兵们悄悄运动过来,沈逸飞放下夜视望远镜,小声地对陈严说:“还算有点围剿的架势,他们在桥上设卡了。” 

 陈严早有预料,发生了袭击事件,敌人也已经侦搜到引导信号,当然会在关键位置设置卡哨。 

 但是沈逸飞并没有接着汇报,反而发出了“哧哧哧”的笑声。 

 敌后行动还敢麻痹大意,陈严很不满。 

 陈严恼恨的推了沈逸飞一把,呵斥道:“笑个屁,吃蜜蜂屎了?” 

 沈逸飞顺手把望远镜往陈严面前一递,压抑下想笑的冲动接着说:“你看他们的卡哨。” 

 陈严接过递来的望远镜,凑到眼睛上观察起来。 

 面向己方一侧的桥头果然设置了卡哨,两辆吉普车和一辆帆布帷幔的卡车停在桥边,旁边还摆着几架拒马。 

 七、八个人站在桥头,准备着盘查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还像模像样地摆放了一条破胎器。 

 不过大雨中的深夜,桥上并没有车辆和行人经过,敌人的样子有些懒散。 

 敌人穿着雨衣,陈严看不清他们的轮廓,他只好调整望远镜的倍率继续观察过去。 

 当陈严看清敌人肩上的武器之后,他也不由得惊呼一声:“我靠,李·恩菲尔德步枪?” 

 沈逸飞指了指拒马旁边,用少见多怪的语气说:“你再看那是啥?” 

 陈严顺着指示调动着望远镜,这次更是惊掉了下巴:“我靠,捷 克式?” 

 沈逸飞压抑着笑声纠正:“应该是布伦式。” 

 李·恩菲尔德步枪是超过一个世纪的老枪了,布伦式机枪要年轻一点,是1938年投产的。 

 77毫米口径的子弹,现在任何一家兵工厂都难以补充,估计印国已经改了膛线和口径。 

 这两种枪,最好的归宿就是回炉融毁,成色好一点的应该进博物馆。 

 通过武器装备,陈严立刻判断出看守大桥敌人的成色,不是二线部队,就是当地的警察。 

 防守的如此松散,不从这里经过,陈严都觉得不好意思。 

 陈严挥了挥手:“左右两翼迂回,中路突破,狙击手准备清除。行动!” 

 “两翼迂回,中路突破”,这是解放军最基本的战术战法了。 

 不过世界上能玩儿明白的国家却不多。 

 在当年的高原反击战中,人数处于劣势的解放军,面对数倍的印军,依旧一打一个准儿! 

 卡车旁边搭出一个雨棚,下边站着面对面抽烟的两个敌人。 

 还未意识到危险来临,他俩还在有一搭无一搭的交谈着什么。 

 突然,一道破空声袭来,正在抽烟的一个敌人胸口崩裂,然后颓然栽倒,发出重物砸地的声音。 

 另一名敌人刚把烟叼在嘴上,看到眼前的同伴突然倒下,还未意识到什么,嘴里依旧机械性的嘬了一口烟。 

 但是,一股鲜血从倒地的同伴身下蜿蜒而出,随着浸红了脚边的雨水,他终于明白了什么。 

 一阵嘶嚎响起,却因为紧张,他根本发不出连贯的词句,只是本能的从喉咙里发出“啊啊啊”的声音。  太正常不过,人在惊惧之余,嘴巴会不自觉地发出喊叫最简单的单词,无论母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