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空降兵 作品

267章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我是徐市人,高祖之风为这个城市注入了灵魂,可是我最崇拜的人并不是帝王。  毫无疑问,我是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应该被归于“书生”一类。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扯淡,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相比于同龄人崇拜诸如“陈浩南”、“山鸡”之类的人物,自幼我就崇拜一个文人。 

 “文人”的名字叫李贺。 

 辞节奉礼郎,离开繁华的长安,去往荒凉的边塞。 

 去过戎马生涯,以酬报国之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就在爸爸妈妈无心交谈的那个夜晚,我找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一句话。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当我合上笔记本,幼年时梦想的种子,彻底的生根发芽。 

 高考期间我正常发挥,成绩还未下来,我就知道我考得不错。 

 就在爸爸妈妈张罗着我的报考院校的时候,我却偷偷为“提前批”做着准备。 

 (注:提前批,高考提前批次录取。) 

 “提前批”的含义呢,将一部分招生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的相近的学校,在国家教委的批准下,在大规模招生之前进行提前录取。 

 这类学校一般包括,国际关系类、艺术类、体育类或者师范类学校。 

 但是还有一个特别分类,那就是解放军院校、武警院校和警察院校。 

 当高考成绩公布,我的成绩已经超过“双一流”分数线。 

 瞒着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们遗憾地眼神中,我填报了联合作战学院。 

 (注:联合作战学院,前身为“石陆”。) 

 还没有来得及沾沾自喜,从军梦的第一步就遭遇当头一棒。 

 作为好学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有三百度的近视。 

 (作者悄悄地说,似乎不是好学生,也不妨碍近视) 

 来自军校的招生人员问我:“同学,这么好的成绩,真的决定要当兵了吗?” 

 我重重地点点头:“是的。” 

 招生人员提醒我:“进入军校,就代表成为一名职业军 人,从军路上充满了风吹雨打,你可要考虑清楚。” 

 我再次点点头:“我考虑清楚了。” 

 终于,招生人员好心地告诉我:“军事指挥类院校对于体检比较严格,而相对的,技术类院校的要宽松一点。” 

 我重新燃起希望:“哪个学校?” 

 肩抗“两毛一”的招生人员告诉我: 

 ——“信息工程大学!” 

 虽然是个技术类军校,但是各个高精尖的武器装备都离不开这个专业。 

 我忍不住开始畅想: 

 也许多年以后,会有我参与研制的战斗机,翱翔于蓝天,捍卫祖国的领空; 

 也许多年以后,会有我参与研制的军舰,开波劈浪于深蓝,扬威于海外; 

 也许多年以后,会有我参与研制的战车,卷起狂飙几万里! 

 在拙劣影视剧的宣传中,似乎“刺头”才更容易得到上级的喜爱。 

 这是完全错误的。 

 部队里没有人喜欢“刺头”,但是却非常喜欢收拾“刺头”。 

 老人家在军队建立之初,就明确的说过: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作者也多次在前文中表述过,导弹引导需要测距、侦察需要测绘制图,就连相对简单的狙击,也需要有极强的数学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