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升学宴(第2页)

 “哥,你看谁来了。”宋雪芝揶揄地碰了碰宋彬的胳膊。 

 宋彬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立马迎了上去:“林琴,你来了。” 

 “恭喜你,宋彬。”林琴将礼物递给他,笑容温和,“也恭喜你妹妹金榜题名。”她转向宋雪芝,真诚地说:“你真厉害,能考上京城的大学。” 

 宋雪芝对这位未来可能的嫂子印象很好,主动挽住林琴的胳膊:“林姐太客气了,快请进。我哥可念叨你好几次了,说你在图书馆帮了他不少忙呢。”她这话带着几分打趣,让宋彬和林琴都有些不好意思,但气氛却更加融洽。 

 三人正说着话,门口又进来几个人。为首的是祝葛山的一个堂兄,祝大勇,后面跟着他老婆和两个儿子。 

 祝家当年在祝葛山去世后,生怕被拖累,对宋红梅母子三人几乎不闻不问。此刻看到这排场,祝大勇脸上也挤出笑容,尽量让自己显得热络些。 

 “红梅弟妹,恭喜恭喜啊!雪芝和彬彬都出息了!”祝大勇打着哈哈。 

 “是啊是啊,雪芝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我就说她将来准能行!”祝大勇的老婆也赶紧附和,仿佛之前的疏远从未发生过。 

 宋红梅虽然心里膈应,但今天是好日子,也不想撕破脸,客气地招呼他们入席。 

 宴席开始,气氛热烈。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端上来,亲戚们的赞叹声不绝于耳。话题自然围绕着宋雪芝考上大学和宋彬的稳定工作展开,宋红梅成了众人羡慕的中心。 

 大家都说她以后可以躺着享福了。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时,祝大勇借着几分酒意,声音也大了起来。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宋雪芝和宋彬身上,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家族责任感”,清了清嗓子道:“红梅弟妹啊,雪芝和彬彬如今这么有出息,真是给老祝家争光了!不过……”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吸引了全桌人的注意,“有件事,我这做长辈的,觉得还是得提一提。” 

 宋红梅心里咯噔一下,有了不好的预感。宋雪芝也微微蹙眉,放下了筷子。 

 祝大勇接着说:“雪芝和彬彬,都是咱们老祝家的血脉!这姓,当初跟着红梅你姓宋,也是葛山兄弟走得早,那个年代没办法。现在时代不同了,孩子们也出息了,我看啊,是不是该认祖归宗,把姓改回来?改成‘祝雪芝’、‘祝彬’,听着多响亮!这才符合咱们的传统嘛!不然,总让人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的,好像我们祝家没人了似的。” 

 他老婆也在一旁帮腔:“对对,大勇说得在理。孩子出息了,总归是要认祖归宗的。改回父姓,天经地义!” 

 这话一出,原本热闹的席面瞬间安静了不少。一些宋家亲戚脸上露出不忿,但碍于场合不好发作。也有几个老辈人,思想守旧,觉得似乎有点道理,没吭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雪芝和宋彬身上。 

 宋红梅气得脸色发白,刚要开口,宋雪芝却轻轻按住了母亲的手,从容地站了起来。她的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但眼神却锐利如刀,直视着祝大勇。 

 “大伯,”宋雪芝的声音清晰而平静,不大,却足以让整个大厅的人都听清,“您提到‘传统’和‘名正言顺’,那我想请问您几个问题。” 

 “第一,”她语气不急不缓,“爸死后,我和哥哥从小跟着我妈长大,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供我们读书,教我们做人。当年她一个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改姓?您觉得,这对我妈公平吗?” 

 祝大勇被她问得一噎。 

 “第二,”宋雪芝没给他思考的时间,继续道,“您说‘认祖归宗’。我想问问大伯,在我爸刚去世,我妈带着我们兄妹俩最艰难、最需要亲人帮衬的时候,我们老祝家的‘祖宗’在哪里?‘宗亲’又在哪里?是您伸出了援手,还是其他哪位祝家长辈雪中送炭了?” 

 她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个祝家亲戚,那几人纷纷低下头或移开视线。 

 其实大家心里也清楚,祝大勇今天开这个口,私心并不是想替亡故的兄弟儿女认祖归宗,而是想让这对出息的兄妹归入祝家。 

 这样以后宋家兄妹发达了,他们也好沾光是不? 

 “我和哥哥能有今天,靠的是我妈,自己的努力,还有国家的好政策!跟您嘴里那个在我们最需要时不见踪影的‘祖宗’,关系有多大?”宋雪芝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现在看我们出息了,就来谈‘认祖归宗’、谈‘改姓’了?这算盘打得是不是太精明了点?” 

 “现在是新社会了!国家法律都明确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宋’姓是我妈给我们的,我们引以为荣!不是什么需要‘改’、需要‘正名’的东西!” 

 祝大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宋雪芝冷淡接着怼道:“大伯,您要是真为了我们‘祝家’好,不如多督促督促您自家的孩子好好上进,别总盯着别人家的孩子姓什么、叫什么!” 

 “说得好!”宋雪芝的大姨第一个拍手叫好。 

 “就是!雪芝说得对!姓宋怎么了?宋红梅拉扯大两个孩子容易吗?!”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套封建大家长制!” 

 “祝大勇,你们家当初躲得远远的,现在有脸来提改姓?臊不臊得慌?” 

 席间顿时响起一片支持宋雪芝、指责祝大勇的声音。 

 祝大勇和他老婆被怼得哑口无言,脸涨成了猪肝色,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再也待不下去,灰溜溜地起身,饭也没吃完就仓皇离开了饭店。 

 宋红梅红了眼眶。 

 可能是看出母亲有些难受,宋雪芝把她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安慰般拍了拍她后背道:“没事妈,都过去了。” 

 父亲的事,宋雪芝早就放下了。 

 幼年的记忆,她都忘得差不多,对父亲其实没什么感情。 

 甚至在小时候,是有怨恨的。她觉得父亲懦弱,要不是他自杀,母亲何必要带着他们改嫁? 

 反正如今对她和大哥宋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宋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