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又买拆迁房(第2页)
“雪芝,你放心,妈肯定好好干!”宋红梅干劲十足,“咱们彭城区这边还没什么正经的卤味店呢,就街口那家熟食摊,味道一般。咱这味道一出去,保准受欢迎!”
“嗯,我对妈您的手艺有信心!”宋雪芝笑道,“店面您也别急,我看巷子口靠街那家老李头的杂货铺位置就不错,他不是一直想转手回乡下养老吗?您这几天去跟他谈谈,看多少钱能盘下来。钱不够您跟我说,我给您汇过来。”
“行!”宋红梅一口答应,心里盘算着怎么跟老李头砍价。
除了卤味店的事,宋雪芝也没忘记买房大计。
她拉着母亲在彭城区又转悠了两天,最终在离她们家不算太远、但位置相对更靠近未来规划主干道的一片居民区,选中了两套相邻的带小院的平房。一套稍大些,一套稍小点。
房子有些年头,但结构还算结实,主要是地段好,未来拆迁赔偿潜力巨大。
“妈,就这两套了。”宋雪芝拍板,“您帮我盯着点,手续什么的您熟,尽快办下来。”
她直接把买房的现金交给了宋红梅,数目之大让宋红梅再次咂舌,但也彻底相信女儿是真赚了大钱。
家里的事情安排得七七八八,宋雪芝心里踏实了不少。这天晚饭后,一家人坐在新买的电视机前,看着模糊的黑白画面,聊着家常。
宋彬放下手里的书,神情认真地看着母亲和妹妹,开口道:“妈,雪芝,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
“哥,你说。”宋雪芝剥着橘子,递了一瓣给母亲。
宋彬推了推眼镜,眼神里闪烁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的、带着点跃跃欲试的光芒:“我……我想等雪芝回军区后,去一趟深市。”
“深市?”宋红梅和宋雪芝都惊讶地看向他。
“对,深市。”宋彬点点头,语气坚定起来,“我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看了不少报纸和杂志,都说深市是特区,发展特别快,机会特别多。到处都是新工厂、新公司。我想趁着暑假,去那边看看,闯荡闯荡,也长长见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等暑假结束,我就直接从深市去京市报到上学。林琴她哥好像就在深市那边工作,我联系过他,他说可以帮我安排个临时的落脚点,也能介绍我去一些工厂或者公司做点暑期工,或者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宋彬大学报的专业是律师。这在国内还十分少有,前景是一片蓝海,但律师在港城那边已经相当成熟了。
深市特区受那边影响,也有不少律师所。
宋彬想过去见识一下,涨涨经验。
宋红梅一听儿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还是传说中“遍地黄金但也鱼龙混杂”的特区,心里顿时揪紧了:“彬彬啊,深市那么远,人生地不熟的,多危险啊!你在图书馆工作好好的,眼看又要去京市上大学了,安安稳稳的多好,何必去受那个罪?妈不放心……”
“妈,”宋彬温和但坚持地打断母亲,“我知道您担心。但我不是小孩子了。雪芝一个女孩子都能在陌生的北边军区开店做生意,闯出一片天。我一个大男人,难道连出去看看、闯闯的勇气都没有吗?”
宋雪芝看着哥哥眼中那份难得的、被点燃的渴望和决心,心里很欣慰。
哥哥一直沉稳内敛,甚至有些过于安于现状,如今能主动提出去特区闯荡,这绝对是个巨大的进步。
她深知,未来的时代属于敢闯敢拼的人,大哥需要这份经历来开阔眼界,打破固有的思维。
“哥,我支持你!”宋雪芝毫不犹豫地表态,“深市确实是现在最有活力的地方,去那里看看,绝对能学到很多东西。妈,”她转向忧心忡忡的母亲,挽住她的胳膊,“您放心,林琴她哥在那边,多少能照应点。而且我哥这么稳重的人,做事有分寸的。让他出去闯闯,对他只有好处。”
宋红梅看着儿子眼中坚定的光,又看看女儿支持的眼神,最终叹了口气:“唉,你们兄妹俩啊,主意都正得很……妈是管不了喽。去可以,但一定要小心!到了地方马上给家里写信报平安!钱带够,别舍不得吃!还有……”
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叮嘱,宋彬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连连点头:“妈,您放心!我都记下了!”
看着自己妹妹如今这么优秀,他也不想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