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买新车

 “宋记”的势头,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继辣椒酱风靡全国之后,宋雪芝敏锐捕捉到市场对复合调味料的需求,又推出了精心研制的“宋记秘制豆豉酱”,也爆火了。  “宋记”调味品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厨房,其稳定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更吸引了首都乃至全国各大饭店、酒楼的目光。批量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销售报表上的数字节节攀升,连带着卤味零食化的生产线也开足了马力。 

 宋记食品商贸有限公司的厂房不断扩建,机器日夜轰鸣,工人数量翻了几番。 

 公司的税收贡献,更是源源不断。当区里的领导带着税务局的干部亲自来“宋记”视察,想见见这位纳税大户、带动就业的民营企业家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穿着简单白衬衫、藏蓝长裙,扎着清爽马尾辫,眼神明亮自信的年轻姑娘——宋雪芝。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位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宋老板,竟然还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在校大学生! 

 领导看着宋雪芝,又看看眼前井然有序、规模不小的工厂,惊讶得合不拢嘴,感慨:“真是英雄出少年……不,出巾帼啊!了不起!太了不起了!” 

 消息传开,宋雪芝的名字后来成了一个传奇。在娘家母亲和哥哥的帮助下,宋家生意越做越大。宋红梅坐镇卤味老店,宋彬则凭借律师的专业素养和日益精进的商业头脑,将宋记食品商贸有限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渠道拓展、合同谈判、法务风控,都处理得滴水不漏。 

 兄妹齐心,宋记的发展蒸蒸日上。 

 家里。 

 婆婆秦云岚在去年光荣退休,将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带孙子小石头上。小家伙被养得虎头虎脑,聪明伶俐,是全家人的开心果。 

 看着儿媳妇如此有本事,将家庭和事业都经营得红红火火,秦云岚脸上总是挂着欣慰的笑容,逢人便夸自家媳妇能干。 

 这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其乐融融地吃着饭。宋雪芝放下筷子,对厉承渊说:“承渊,天气越来越热了,我想给家里添置几样东西。” 

 “嗯?你要买什么?”厉承渊给她夹了块排骨,眼神温柔。 

 “买个电风扇吧,客厅和卧室都放一个,省得妈和小石头热着。再买个洗衣机,张姨洗衣服太辛苦了。”宋雪芝掰着手指头数,“还有,买个彩色电视机!现在有那种进口的大彩电了,画面清晰,颜色也好看,晚上一家人可以看看新闻,看看电视剧,多好!” 

 张姨一听,连忙摆手:“哎哟,雪芝,别乱花钱!电风扇有个旧的就成,洗衣机多费水费电啊!” 

 “张姨,您就别操心了。”宋雪芝笑着打断她,“咱们家现在条件好了,该享受就得享受。钱挣来不就是花的嘛。” 

 厉承渊笑着点点头,握住她的手:“好,都听你的。明天周末,我陪你去买。” 

 新买的电风扇呼呼地送着凉风,洗衣机在卫生间里嗡嗡作响,省去了张姨每晚弯腰搓洗的辛劳。最让大家新奇的是那台进口彩色电视机! 

 自那以后,每天晚上准时播放的新闻联播和电视剧,成了全家最期待的娱乐时光。 

 小石头尤其喜欢看动画片,指着屏幕上的小人儿咿咿呀呀,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日子越过越红火,宋雪芝的心思也更活了。她发现首都街头,偶尔能看到几辆私人拥有的小轿车了!虽然稀少,但也让她心中动了年头。 

 “承渊,”一天晚上,靠在厉承渊怀里看电视时,宋雪芝忽然说,“我想学开车。” 

 厉承渊一愣,眉头下意识地就皱了起来:“开车?太危险了。路上情况复杂,你一个女孩子……” 

 “女孩子怎么了?”宋雪芝转过身,面对着他,眼神倔强又带着点撒娇,“你看不起女孩子?我现在管理那么大的公司,天南地北的跑业务,以后有了车多方便啊!总不能一直让你接送或者挤公交吧?再说,开车也是一项技能啊!” 

 厉承渊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知道她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他叹了口气,把她搂紧了些:“不是看不起你,是担心你。开车不比别的,万一……你生意都做这么大了,还不如请一个司机。” 

 “没有万一!”宋雪芝用手指按住他的唇,“我会很小心的!而且,不是有你吗?你可是老司机了,你教我!” 

 厉承渊无奈地捏了捏她的鼻子:“真是拿你没办法。好吧,先报名去正规驾校学基础。周末……我找地方,亲自教你。” 

 “太好了!”宋雪芝高兴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学车的过程,在驾校,宋雪芝学得很认真,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快。 

 但到了周末,厉承渊开着部队里淘汰下来的旧吉普车,带她到郊外一片空旷的废弃训练场进行“特训”时,才真正体会到驾驶的“手忙脚乱”。 

 亲身体验后,她才发觉学汽车比学摩托车难多了。 

 厉承渊坐在副驾驶,神情严肃得像在指挥作战:“起步!慢松离合,轻点油门……对!看后视镜!方向盘打早了!回正!回正!”